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包头市东河区:党建引领老旧小区“焕新”红色动能促暖冬升级

创建时间:
2025-09-12 16:20:30
来源:
北疆先锋网

面对设施老化、供暖不足、环境杂乱等民生难题,包头市东河区河东镇东河村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与温暖工程的“红色引擎”,通过组织下沉扎根一线、党员带头冲锋在前、群众广泛参与共建、机制创新保障长效,成功实现从乱到治、从冷到暖的转变,让老旧小区重焕生机。

组织建在一线,红色堡垒筑牢改造根基。东河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区委“党建进工地”的号召,在热网改造项目启动之初,就迅速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牵头挂帅,全面统筹各项改造工作,为项目推进定下“总基调”。为确保改造方案贴合民意、科学合理,党支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组织党员分片入户走访,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余条。根据群众诉求,协同设计团队对改造方案进行3轮优化调整,让每一项改造举措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依托全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体系,东河村进一步整合多方力量,将住建部门的政策指导、施工企业的专业能力、监理单位的质量监管以及居民代表的民意反馈紧密结合,组建起高效运转的“红色攻坚专班”,同步设立“居民监督小组”,建立“问题收集—会商研判—现场解决—反馈回访”闭环工作机制,让党组织的力量直接下沉到工地一线,使治理服务精准落地在群众身边,为改造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党员冲锋在前,先锋示范攻坚工程难题。热网改造面临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施工空间狭窄等多重挑战。关键时刻,东河村党员主动挺身而出,成立“党员先锋队”,毅然冲锋在施工第一线。村党支部书记率先垂范,带领团队开展前期调研,摸清管线分布、供暖短板等关键情况;村“两委”成员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逐户走访上百户村民,详细记录每户的供暖现状与改造建议。在施工过程中,他们积极协调施工纠纷,化解矛盾5起,为工程顺利推进扫清障碍。

暴雨突袭时,施工基坑面临积水风险,情况紧急。党支部一声号召,20余名党员迅速集结,仅用3小时便完成200米基坑的紧急排水作业与管网加固工作,成功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用行动诠释了“党员先锋”的担当。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质量监督岗”,让党员在管道焊接、管网铺设等关键工序中全程把关监督,不仅推动项目质量合格率显著提升,还让整体工期提速15%,实现“质量与效率”双提升。

群众广泛参与,共建共享缔造温暖家园。东河村始终坚持“改造为了群众、改造依靠群众”的理念,全方位调动群众参与热情。通过线上微信群推送、线下宣传栏张贴、现场答疑讲解等多种方式,开展政策宣讲30余次,让居民清晰了解改造政策、流程与预期成效。同时,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主动邀请群众代表全程参与方案拟定、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居民监督小组成员每天坚守施工现场,仔细巡查每一个环节,及时发现管道焊接瑕疵并督促整改,有效杜绝质量隐患。

依托“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网格体系,东河村发动数十名党员深入网格一线,开展“错峰入户”“政策夜话”等活动。针对居民反映的飞线充电、停车难、污水倒流等民生诉求,党员第一时间响应,累计解决问题20余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让服务更贴心、群众更舒心。

改造完成后,东河村并未让党建力量“退场”,而是将临时党支部的功能延续至小区日常治理中,积极推动党员带头加入业委会,主动参与物业对接、设施维护、环境管理等服务工作,持续发挥党员作用。同时,全面记录地下管网的位置、规格等关键信息,为后续维修养护提供精准数据支撑,真正实现“一次改造、长期受益”。

如今,走进东河村欣苑小区,昔日的“堵点”“痛点”已变成如今的“亮点”“通点”。未来,东河村党支部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深化精细服务、完善长效管理、推进智慧赋能,让老城持续焕发新活力,为居民筑就更有温度、更具幸福感的温馨家园。(包头市东河区委组织部 邬学佳)


[责任编辑:任丽华 校对: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