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朝格苏木迎来一年一度的牧民转场。那仁布拉格与查干德日斯嘎查40余户牧民,驮着蒙古包,驱赶着牛羊,踏上绵延20余公里的转场路。在这条承载牧民生计的“生命线”上,阿拉腾朝格苏木党委将鲜红的党旗插在转场前沿,以组织力凝聚服务力,让党的温暖流动在戈壁草原。
阿拉腾朝格苏木党委精准破解牧区服务半径大的难题,创新构建“移动型”组织体系。阵地随牧而动,在转场路线关键水源地、休憩点设立“驼峰党小组”,实现组织覆盖与牧民迁徙轨迹同频;党员动态联结,推行“牧场党小组动态管理+党员中心户包联到户”模式,利用转场休整间隙,在帐篷旁、马背上开展政策宣讲、技术交流,确保党员教育管理“不断档”、思想引领“不掉线”;先锋示范引领,党员中心户化身流动“红色驿站”,带头宣讲惠民政策、传授科学养殖技术,成为牧民信赖的戈壁“主心骨”。
该苏木党委将转场安全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党员力量挺膺担当。组建“金色火焰先锋队”,提前勘测路线、排查风险隐患,在险峻山口、关键岔路设立“红驼驿站”流动服务点,配备应急药品、简易兽药、修理工具等,打造风雨中的“安心港湾”。先锋队嵌入专业力量,安排兽医现场诊疗牲畜伤病,技术骨干指导疫病防控与草场轮牧,让实用技能直达牧业生产一线。此外,还建立了苏木——嘎查——网格三级快速响应机制,确保遭遇极端天气、牲畜突发疫情时,救援力量与物资能够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为转场系上“保险绳”。
与此同时,该苏木党委的流动服务直通牧民毡房,变“牧民跑腿”为“干部上门”,打通便民服务“神经末梢”。“马背服务队”携带移动设备深入牧场毡包,现场办理养老认证、政策咨询、补贴申请等事项,实现“帐篷门口”即可办事。服务队员身兼政策“宣讲员”、纠纷“调解员”,用牧民听得懂的乡音土语,解读草畜平衡奖补、特色产业扶持等政策,就地化解草场纠纷等常见矛盾,促进邻里和谐。覆盖牧区的“智慧服务网”通过微信群精准推送天气预警、市场行情、政策解读,让信息闭塞的千里牧场联通广阔天地。
阳光洒满转场路,牧民额日登一边抚摸着肥壮的山羊,一边感慨地说:“党员就在帐篷旁,服务跟着牧群走,党的关怀实实在在!”阿拉腾朝格苏木党委将古老的转场路淬炼为坚实的“连心路”,以创新的组织形态、高效的反应机制、务实的服务举措,让党的旗帜始终在牧民最需要的地方高高飘扬,为牧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红色动能。(记者 潘佳 通讯员 张海龙)
原文链接:内蒙古日报数字报-转场路上党旗飘扬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