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乌海:292个老旧小区“原地升级”惠及5.4万户

创建时间:
2025-09-11 11:08:35
来源:
内蒙古日报

改造后的小区。

  曾经斑驳的墙面焕然一新、坑洼的路面变得平整宽阔、“蜘蛛网”般的管线悄然隐身、新增的停车位整齐划一……如今,走进乌海市多个老旧小区,昔日的“老破旧”悄然蜕变为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的“幸福家园”。

  自2021年起,乌海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便连续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完工”,改造工作进度居自治区前列。今年实施的1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也即将竣工,至此,乌海市将圆满完成2005年底前建成的全部292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程,共惠及5.4万户居民,提前两年完成自治区改造任务。

  9月10日,记者走进去年刚改造完的海勃湾区银海花园小区,崭新的柏油路平坦干净,停车位规划清晰,新能源汽车充电区、活动广场等一应俱全。小区里的民族团结主题广场上,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功能区齐全,孩子们追逐嬉笑、家长们则围坐着唠家常,满是生活的惬意。

  “小区变了样!新管道解决了下水堵塞的难题。”“路面平整了,停车位规划得明明白白,小区看着宽敞多了。”“有了这么多游乐和健身设施,我和小伙伴再也不无聊啦!”居民细数着小区里的新变化,一言一语间是藏不住的幸福感。

  自2019年起,乌海市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市、区两级成立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一线调研,全力争取政策支持;该市还通过构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批服务体系,推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事项与时限大幅缩减,为改造按下“快进键”。

  资金保障方面,乌海市创新构建“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多元筹资模式,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补助资金,市级财政与各区全力托底;用市场化手段吸引社会资金注入;引导居民通过让渡楼面资源、动用维修资金、投工投劳等方式,凝聚起改造合力。

  “改什么、怎么改,居民说了算!”改造中,乌海市坚持“一小区一方案”,线上线下广泛征集意见,让居民“点菜式”选择改造内容。从供排水、供热管网全面更新到消防设施升级完善,从新增5137个停车位、110处电动自行车充电场,到建成127个电动汽车充电桩,每一项改造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更令人欣喜的是,改造不止于“修修补补”,通过盘活闲置空间,全市已新增卫生服务站、幼儿园、养老服务设施、便民餐厅、综合超市、快递站等公共配套30余处,打造智慧小区30个,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乐享便利。

  改得好,更要管得好。为防“前改后乱”,乌海市下足“绣花功夫”,推动74个无物业小区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建立改造委员会向物业管理委员会平稳过渡的机制;将专营设施权属移交施工企业负责后期维护,破解管网维护难题,让改造成果真正成为“常驻幸福”。

  目前,乌海市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正加足马力进行。在海南区如意小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穿梭忙碌,车辆机械轰鸣作业,处处是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个2005年建成的小区,因基础设施老化总让居民犯愁。“咱这老小区,管道锈得厉害、路面坑坑洼洼、楼道墙到处是脏印子……现在好了,这些都要改——头顶飞线没了,停车位重新规划,我们是打心底高兴,特别盼着新小区的模样!”居民李俊秀的期待代表了众多住户的心声。

  据了解,今年老旧小区改造内容既包括供排水系统、供热管网、强弱电线路等基础设施的全面更新,彻底解决“跑冒滴漏”和“空中蜘蛛网”问题;也涵盖消防设施完善、智能安防系统建设,为居民安全“加码”;同时新增停车位、修复破损道路、配置垃圾分类设施,让生活更便利;还将规整架空线路、统一小区风貌,让老小区“颜值”再提升。目前各项目稳步推进,预计9月底基本完工,让居民早日享受改造成果。

  从解决基础设施老化的“痛点”到打造功能完善的“亮点”,从疏通居民生活的“堵点”到增添便利生活的“甜点”,乌海市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记者 郝飚 乌海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鲍维)


原文链接:

https://szb.northnews.cn/nmgrb/html/2025-09/11/content_53551_265200.htm


[责任编辑:任丽华 校对: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