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坚持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贯穿基层治理现代化全过程,聚焦社区工作者和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关键环节,通过“专业化、数字化、规范化”等系统性改革举措协同发力,有效破解队伍结构不合理、职业发展不畅通、治理能力不适应等突出问题,为基层治理赋能升级。
突出制度创新,以专业化构建科学管理体系。建立以入户走访成果、业务实操能力、部门综合研判、群众口碑反馈的精细化考核机制,明确考核主体权责,细化量化指标,推动考核从“粗放管理”向“精准评价”转变。突出党组织在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实施“1+N”网格力量配置模式,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若干兼职网格员及职能部门下沉人员,形成“专职主导、多方协同”的治理合力。针对结构不优、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实际情况,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优化行动,通过社会公开招聘、优秀网格员选拔的选人用人机制,推动队伍年龄、学历结构显著改善。大专以上学历占比显著提升,“90后”社区工作者比例上升,基层队伍专业素养和活力持续增强。
强化数字赋能,以数字化推动服务精准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公安、应急、城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资源,融合12345政务便民服务热线、应急指挥系统、多伦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公众号等信息化平台,建成一体化网格治理信息系统,推行源头发现、采集建档、分流交办、检查督促、结果反馈、综合考评的“六步闭环”网上信息分流转办工作机制,实现“一网管全局”,提升社区工作者和专职网格员工作效率。建成以来,按时办结率显著提高。
突出机制牵引,以规范深化减负增效。着力破解基层权小责大事多、“小马拉大车”等问题,持续为基层明责、赋权、扩能,切实增强“马”力、提升“拉”力。优化街道管理体制。完善准入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制度,提高街道对派驻机构考核评价权重,确保街道“有哨可吹”、部门“闻哨而动”。提升社区服务效能。出台社区减负增效若干措施,健全自治、协助、负面事项清单。集中整治点赞投票、打卡签到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主的考核制度,实行白、灰、黑榜制度,要求社区工作者增加走访排查时间,对群众满意度低的社区党组织书记予以调整,推动基层聚焦治理服务。(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委组织部 王文慧)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