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兴安盟突泉县:党建引领强作风 服务下沉暖民心

创建时间:
2025-09-02 09:57:05
来源:
北疆先锋网

今年以来,突泉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聚焦社区治理痛点难点,以“社区工作管理提升年”为契机,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建设,实施“五大行动”,推动社区干部转作风、强能力、提效能,社区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实施“举旗定向”行动,提升政治引领力。坚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将其作为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日常督导的首要内容。建立上级提醒、季度调阅机制,全县社区累计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20余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认真落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纠正苗头性、倾向性“四风”问题,层层压实责任,建立领导包联督导、党建指导员下沉指导机制。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12次,深刻剖析身边案例,引导社区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全面规范社区宣传载体,联合统战、民委、公安3家部门建立和完善特殊场所及重点人员信息台账,严格落实保密安全管理,并建立定期沟通、动态更新制度。社区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公示上墙,配齐必要设施,确保阵地安全、导向正确。

实施“强基固本”行动,提升组织战斗力。注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严把入党关口,成立工作专班,集中排查2023年以来的党员档案,规范社区领域发展党员程序,建立全程监督机制,压实社区党组织书记责任。夯实基层基础,举办“社区工作管理提升年”党务培训班暨知识问答会,围绕发展党员、党费收缴、党组织设置、组织生活规范化等方面开展业务培训,51名社区书记、副书记、党务工作者参加培训,进一步提升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深化互联共建,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打造“邻聚力”服务品牌,带动3000余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累计解决民生问题360余件,实现“微心愿”1200余个。建立服务积分公示及“红色感谢信”通报机制,形成“一人受表彰、全员强担当”的创先氛围,激发984名党员“楼栋管家”发挥一线先锋模范作用。

实施“为民惠民”行动,提升服务供给力。坚持问题导向,响应群众诉求。做实网格管理,启动“拉网式”入户走访,网格员集中深入全县44376户家中走访,精准摸清人口底数、特殊群体需求,排查风险隐患218件,解决辖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件。建立日走访、即时报、周研判机制,确保网格灵敏高效。推行包片联户,109名社区“两委”干部全员包联残疾、低保、精神障碍等重点人群2600余名,联合残联、民政、司法等部门实现精准关怀和常态化包联,切实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攻坚物业难题,全面摸排小区物业状况,因地制宜指导无物业小区成立自管委员会,依托邻里议事平台,成功解决康泰小区下水管道更新、福泉广场外墙管道维修等居民关心问题30余起。居民满意度同比提升15%,社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保障政策落地,开展惠民政策落实“回头看”,严肃查处执行不力行为,健全特殊群体关爱台账和定期探访制度。组建10支专业服务队,定期上门开展高龄老人认证服务,及时办理老年人优待证登记、养老认证,确保党的温暖精准送达。

实施“正风肃纪”行动,提升队伍执行力。强化监督执纪,严格考勤与请销假制度,规范“三重一大”决策流程,强化日常监督和专项督查相结合。主动邀请、配合纪检监察组嵌入监督“三重一大”事项15次。开展警示教育12次,红色文化教育11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抓实廉政谈话,将其作为抓党组织书记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具体措施,层层开展常态化廉政谈话100余人(次)。社区书记及时对本社区干部苗头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实施“薪火相传”行动,提升基层续航力。超前谋划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抓实前期谋划,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带队,对全县社区“两委”换届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全面调研,并深入15个社区开展业务指导,压实镇党委、县党群服务中心工作责任,为换届选举工作奠定基础。补齐短板弱项,及时补选委员空缺,针对相对后进社区,采取“一社区一策”整顿措施,协调的300平方米居民活动室顺利通过中心、县、盟三级验收。提前完成196名“两委”干部及后备力量资格信息采集和部门联审工作,落实“即调即审”,坚决防止“带病提名”。强化教育培养,社区党组织通过设岗定责、跟岗锻炼、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后备力量人选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累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兴安盟突泉县委组织部 李宁)


[责任编辑:杨旭英 校对:任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