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通辽市科尔沁区遭遇持续强降雨,累计降水量突破50毫米警戒线。面对严峻防汛形势,科尔沁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沉着应对、迎风战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闻“汛”而动,集结防汛力量。科尔沁区迅速制发《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倡议书》,广泛动员各方力量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建立“处级领导包联乡镇(街道)—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包联嘎查村(社区)—乡镇干部和嘎查村(社区)‘两委’成员包联网格—驻村干部、嘎查村(社区)‘两委’干部和网格员包联户—区直部门包联重点区域”的防汛救灾包联责任机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领导带班、信息日报和紧急会商制度,科学统筹调度各类资源,细化分解抢险救灾、恢复重建等任务措施。各级党组织实时加强综合会商,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研判汛情,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置。
向“汛”而行,筑牢安全堤坝。自7月24日第一轮暴雨来袭,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闻令而动,立即投身防汛救灾一线。在主城区,14支应急小队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第一时间奔赴各积水点,与市政园林发展管护中心、北京养护集团等单位紧密协作,24小时不间断排涝,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各乡镇(街道)积极落实属地责任,两级党员干部抓实抓细防汛措施,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广泛收集群众诉求。严格落实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机制,有序下沉社区和包联责任区,承担预警传达、秩序维护、淤泥清理等急难险重任务。工业园区组建21人抢险突击队,调集铲车、抽水机组形成立体化排涝网络,昼夜奋战保障重点工业企业生产秩序。
以“汛”为令,全力迎战必胜。强降雨过后,科尔沁区迅速组织成立27支党员应急抢险队,分区包片协助群众开展清理清运、设施修复、隐患排查、消毒防疫等工作。组织力量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旧房屋、河道行洪区、低洼易涝区、受损基础设施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动态监测和分类处置。市场监管、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部门党组织组织精干力量,全力加强食品、饮用水安全监管,抢通水毁道路,修复受损水利设施,恢复供电供水通信。同时,全面复盘本轮防汛救灾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逐项完善应急预案。针对防汛重点部位,组织开展应急演练2轮次,枕戈待旦提升救援能力。依托微信、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利用布告栏、村民广播等线下渠道,常态化强化防汛教育、普及防汛知识,全方位做好防洪抗灾准备。(通辽市科尔沁区委组织部 孙明)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