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始终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抓手,严格遵循“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通过筑牢思想根基、规范流程管理、强化教育培养,持续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化水平,为党组织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劲活力。
严把入口“政治关”,筑牢思想根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将思想政治考察贯穿发展党员全过程,牢牢守住党员队伍“入口关”。通过日常走访摸排、群团组织推优、业务骨干推荐等多渠道,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动态“储备库”,重点吸纳35岁以下青年、高学历人才、行业能手及一线骨干,精准优化队伍结构。采取谈心谈话、日常教育培训、分配社会工作、组织参加党内活动等方式,全面考察其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坚决杜绝“带病入党”。
拧紧程序“规范关”,严肃流程链条。严格依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规定,细化工作流程,围绕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步骤,制定标准化档案材料清单,对每个阶段所需材料分类说明,让基层党组织和工作人员清晰掌握材料规范,有效避免材料缺失、填写不规范等问题。建立旗级预审机制,对发展对象的条件、培养教育情况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程序合规、标准达标,从源头上防止“暗箱操作”“带病入党”等问题。
激活成长“赋能关”,强化教育培养。依托苏木乡镇党校、旗委党校、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开设入党积极分子专题培训班,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党章党规党纪、党史国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开展系统培训,确保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24学时。同时,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深入参与防汛救灾、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一线实践工作,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其责任担当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将实践表现纳入培养考察重要依据,形成“在实践中锤炼、在锤炼中成长”的良性循环闭环。(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委组织部 张文强)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