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多的时候,每次用工20到30人,每人每天可以拿到200元。”近日,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双龙镇三道河村的“四好公路”养护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良向劳务队介绍近期道路维护项目和用工需求。
去年,得益于土默特右旗实施的党建引领“以工代赈”工程,李良参加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回来后,积极争取到自治区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四好公路”养护站项目,让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年的14.38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29.26万元,1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这是土默特右旗深入实施村干部“头雁工程”取得的有效成果。
为进一步强化全旗村级组织工作力量,近年来,土默特右旗从教育管理、培训赋能、激励保障上发力,力求锻造出一支堪当乡村振兴重任的村干部队伍。
精准选用,多举措“引雁归巢”
“这小姑娘干活可利索了,还教会我们不少工作‘小妙招’,我们村的‘养老食堂’就是慧婷在负责打理,村里的老人们都说好!”明沙淖乡杨家圪堵村党支部书记鲁政锋对引进回村的大学生张慧婷赞不绝口。
结合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土默特右旗通过引进大学生回村任职、选聘金融副村长、名誉村长等方式,吸引237名年轻人才回村任职。同时,动态调整储备249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500余名村其他“两委”后备力量,最大限度充实村干部队伍,激活乡村人才发展“蓄水池”,有效助推了村级各项事业发展。
此外,土默特右旗以村“两委”换届摸底调研为契机,从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出发,持续拓宽村干部选任储备渠道和视野,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在全旗201个村共摸排出1217名村“两委”干部,将这些“两委”干部再加上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作为换届拟用人选。这些拟用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554人,35岁以下的有237人,相较于本届干部的学历和年龄实现了“一升一降”。
精心培育,全方位“补钙强身”
“这次的课都非常接地气,我们村正准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听完老师讲的全村土地统一流转、承包和村民再就业模式,回去刚好能派上用场。”参加完土默特右旗村党组织书记、村级后备力量能力提升培训班后,将军尧镇东哈家素村党支部书记马保才觉得很有所获。
为帮助村干部提升干事创业能力,土默特右旗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村干部精准培训模式,整合旗乡村三级资源,全覆盖成立8个乡镇党校,统筹师资力量建立“师资库”,梳理村干部培训课程需求,结合实际开展“自助点单、送学上门”培训,实现“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与此同时,该旗通过集中轮训、外出培训、现场观摩学习等方式打造全链条培养机制,在64个“头雁”村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模式,持续提升“头雁”书记的影响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旗委组织部每年组织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比武争星”活动,推动村党组织书记上台亮成绩、晒经验、比能力,目前已有17名“头雁”书记被自治区、市两级评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进个人”。
精细管理,聚合力履职担当
走进美岱召镇何家圐圙村党群服务中心,墙上的“村干部2025年度履职事项”格外醒目。美岱召镇党委副书记高有亮介绍道:“在各村年初的工作布置会上,我们引导村‘两委’列出全年重点、难点、亮点工作,每名村干部至少牵头一项任务,重点推进落实,并将工作落实情况作为评优奖先的重要依据。”
为压实村干部责任,土默特右旗制定出台了《村干部五线问责管理办法》和《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干部奖惩办法》,明确村干部“十不准”50项负面清单和“八个好”22项正面清单。今年以来,该旗全覆盖指导201个村制定1681项年度重点、难点、亮点履职事项清单和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帮助理清工作目标和发展思路。常态化下村指导,掌握村干部日常履职情况,将工作实绩与村党组织星级评选、村干部评优奖先有效结合,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除此之外,土默特右旗结合重点村分类管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摸排整顿等工作,构建村干部履职情况“回头看”长效机制,每年由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乡村一线了解村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干事创业、廉洁自律、群众反映等情况,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纠偏。乡镇党委书记每年与村党组织书记逐一谈心谈话,全面了解思想、工作、纪律、生活等情况,加强思想引导和关心关爱。
“我们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严格执行村级履职事项清单和准入机制,就是为了让基层更好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上来。今后,我们将继续拓展延伸村干部‘选育管用’链条,树牢抓实干成事的导向,打造一支堪当乡村振兴大任的村干部队伍。”土默特右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宏说。(记者 潘佳 通讯员 郝天阳)
原文链接:
https://szb.northnews.cn/nmgrb/html/2025-08/08/content_53086_263073.htm
[责任编辑:杨旭英 校对:任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