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聚焦流动党员去向信息难掌握、教育管理不到位、作用发挥实效差等难题,通过织密组织网络、创新学习载体、强化管理服务三项举措,不断增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流入+流出”双向共管,确保“流而不失”。针对流动党员分散性广、可控性弱、去向不明等难题,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抓住节假日返乡契机,采取线上比对、线下排查、走访联系等方式,每季度开展摸底登记,构建起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数据库”。完善结对联系服务机制,落实专人定期联络制度,采取“一对N”方式,每月至少“线上”联络一次,每年至少“线下”见面一次,不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实时掌握流动党员动态。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呼和浩特市设立流动党员联络服务站,通过集中学习、开展培训、帮办代办、提供就业信息等各种形式贴心服务,实现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诉求有人办。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确保“流而有学”。聚焦流动党员教育需求,统筹推进“支部寄学、返乡补学、网上互学”三种模式,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矩阵。结合常态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性学习教育,通过寄学到家的方式,为流动党员寄出“红色学习礼包”。利用节假日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窗口期”,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嘎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学习阵地,通过参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回乡流动党员及时“补课”。依托“四子王旗党建公众号”、“流动党员微信群”等渠道,及时推送政策解读、精品课程、先进典型等内容,让流动党员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管理+服务”双向赋能,确保“流而有为”。坚持管理与服务双向发力,将流动党员管理融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文旅推广等中心工作,鼓励其担任家乡“代言人”,提供产业招商线索、就业岗位信息,促成项目对接。创新开展“归雁返乡”工程,结合嘎查村“两委”换届,动员优秀流动党员担任后备力量,让更多能人反哺家乡、建设家乡。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纳入巡察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其参加组织生活、志愿服务及公益行动等情况纳入管理范畴,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推动流动党员管理质效持续提升。(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委组织部 刘斌)
[责任编辑:任丽华 校对: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