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三项工程、柔性引智、党建引领产业融合,走出一条符合农牧区特色的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新路径。
做实“三项工程”,激活本土人才“动力源”。聚焦乡村振兴人才短板,大力实施“人才建库、人才培训、人才下乡”三项工程,全面激活本土人才资源。通过“拉网式”摸排和“乡情感召+政策激励”双轮驱动,精准挖掘并回引517名“土专家”“田秀才”返乡创业,分级分类建立动态管理人才库。同时,依托京蒙协作资金,开展农村电商、种植养殖技术等培训2400余人次,推动奶制品加工、冷榨油等产业提质增效,带动200余名农牧民就业增收。
创新“柔性引智”,打造产业发展“加速器”。创新引才模式,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柔性引进医疗、教育、农牧业等领域13名高层次紧缺人才,填补关键领域空白。同步深化“三服务一促进”行动,组织农牧、教育、医疗专家下沉基层,开展科技宣讲、义诊等70余场次,惠及群众2100余人次。此外,通过“人才+项目”模式,选派技术骨干和高校专家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构建覆盖全面、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化“党建赋能”,绘就乡村振兴“实景图”。坚持“人事相宜、人岗相适”,创新“党建+金融”“党建+康养旅游”等模式,推动马铃薯种植、肉牛养殖等主导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旗88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10万元,形成“一村一规划、一村一特色”的协同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智力支撑,书写火山草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委组织部 王媛媛)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