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锡林郭勒盟锡林浩市以基层党建品牌创建为牵引,以统筹推进重点党建工作任务为抓手,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优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优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通过加强培训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做深做实嘎查、社区“两委”换届前期准备,加强对4个苏木镇、8个街道的实地指导,动态掌握22个嘎查和74个社区的班子运行、人员储备情况。嘎查方面,经实地调研、重点研判,确定需关注型嘎查1个、廉政关注嘎查1个;储备嘎查后备书记44名,有连任意愿的16名、占比72.7%;储备其他“两委”成员132人,有连任意愿的70人、占比81.4%,换届后可实现“一肩挑”和“学历再提升”。社区方面,储备后备干部754名,初步锁定社区“两委”成员527名,其中“一肩挑”74名、预计换届调整13人,整体平均年龄将达39岁,比2021年换届降低1.8岁,大专以上学历444人,换届后可实现年龄再下降、学历再提升要求。深入推进社区“两委”职住兼顾试点工作,全方位加强对各街道、苏木镇的工作指导和74个社区的实地调研,逐人建立“一人一档”数据库,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本域后跨域原则,边研判边调整,新增社区“两委”职住兼顾人员122人,职住兼顾比例由30.55%提升至53.9%,8个牧区社区100%实现职住兼顾。
推进重点党建工作任务落地。深化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细化各领域“星级化”建设标准,分领域创建市级堡垒支部357个,盟级坚强堡垒支部102个、示范点15个,择优申报全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6个。紧盯盟委书记点评的3条问题,制定整改措施11条,推动高质量完成整改1条。狠抓市级57项述职评议问题整改,加强对各基层党组织的实地指导,督促各基层党组织通过“亮晒比”活动等完成整改26条。认领培树盟、市两级“书记项目”27个,以项目化方式推动物业治理难、人才服务水平不高等难点问题落地见效。
统筹提升城市党建工作水平。突出重点领域,夯实基层基础,持续加强城市党建,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通过系统推进“强街优社精网”整体提升工程,制定9类17项治理清单、草拟5个细则性文件,优化调整26名处级党员领导党建联系点及199个“双进双服务”包联单位,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治理框架。探索推进“四方共治闭环治理”物业治理机制,充分整合部门、街道、业委会、物业四方力量,通过提高业委会党员占比数量、完善“一码通”和物业线上评价模式等,综合提升组织化引领物业治理水平。其中,在爱民社区、乌兰社区试点加强党组织对业委会选举过程的全程把关,引导党员、公职人员参选;在宽城国际小区试点拓展居民线上参与物业管理渠道,并协同住建部门共同完善“红黑榜”评价机制,确保城市党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在乌兰社区试点引进家政公司,建立自管家队伍,兜底无物业小区管理;在南郊街道、花园社区试点开展社区经济。积极推进信息化赋能举措,接通卫健部门数据库,强化人口、房屋数据比对、筛重、合并,加快完善网格综合管理平台、“锡林一码通”基础框架、数据信息和推广应用,预计6月底前实现城乡全域推广。
持续夯实牧区党建工作基础。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动抓乡促村带户责任落实,乡村户一体抓,推动形成“强点、连线、拓面”示范效应。调整优化27名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及59个市直部门单位牧区党建联系点。对照软弱涣散嘎查党组织9个方面突出问题,确定软弱涣散嘎查党组织2个,现已完成整顿方案制定,正在同步推进有关问题整改。进一步夯实责任链条,优化工作机制,加大保障力度,调整优化驻村干部,向2个脱贫嘎查和2个软弱涣散嘎查选派驻村干部8人,其中盟级3人、市级5人。提高嘎查干部基本报酬,全市22个嘎查“两委”成员基本报酬均已达到自治区标准。推深做实“双孵化”行动,明确各苏木镇创建目标,加强经费支持和业务指导,推动各苏木镇采取拓宽渠道、抱团经营、硬件升级、增强供给等形式,提升服务牧民、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其中,宝力根苏木积极拓展畜产品自主销售渠道,巴彦宝拉格苏木对3个嘎查820余头集体肉牛进行集中饲养,朝克乌拉苏木和阿尔善宝力格镇提档升级党建孵化基地为周边牧民增加兽医兽药技术供给。持续优化网格治理,让“小网格”发挥“大作为”、“小网格”解决“大问题”,扎实推进党建引领牧区网格化治理,实施党员中心户、党小组组长、网格长、牧民小组组长4岗“一肩挑”,以党员中心户服务半径为单元划分网格64个,并按照“1+2+N”模式配置网格工作力量192人,累计为牧民提供志愿服务280余件次、排查调解矛盾纠纷40余件。(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委组织部 孙永斌)
[责任编辑:杨旭英 校对:任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