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魏这娃娃干起活来真是利索得很!”盛夏的一天,提起乡镇包村干部魏晨璐,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将军尧镇后荒地村党支部书记赵福其高兴地夸奖道,“她平时在村里帮我们整理软件资料,在讲解社会救助、医疗保险等政策时更是掰开揉碎地说,生怕大家听不懂。她还专门从市里请来专业的老师,给我们讲泡菜的制作工艺,今年我们要让‘小泡菜’成为‘大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
包村干部魏晨璐对后荒地村的帮扶与支持是土默特右旗深入开展“入百村、进万户”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该旗以“讲政策、促发展、保稳定”为主题,组织乡镇党委选派400余名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乡镇干部下沉至201个村,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
“之前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设施不全,村民们也不咋愿意来,多亏包联干部为我们争取了专项资金,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提档升级,现在大伙儿有事没事都爱来这儿唠嗑、锻炼,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了村民的‘幸福之家’。”美岱召镇波罗营村党支部书记刘四喜介绍说。土默特右旗以“党建引领、服务贴心”行动为抓手,组织乡镇干部常态化深入包联村走访调研,整合多方资源,进一步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效能,精准匹配群众需求,建成“党群特色服务功能室(区)”50余个,设立“长者饭堂”20余个。同时,定期开展健康义诊、爱心理发、电影放映等活动,评选“好婆婆、好儿媳”等,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党群服务中心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该旗创新构建“多元宣讲”机制,进一步延伸党群服务效能,乡镇干部通过“乡镇大讲堂”“炕头上的党课”“板凳会”“院落会”等方式开展互动式宣讲500余场次,内容涵盖党的最新政策理论,还结合农村实际融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热点话题,将理论宣讲延伸至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让党的声音深入人心。
在走村入户过程中,土默特右旗乡镇干部以“三资”清查登记为切入口,组织村“两委”干部通过“网格排查+产权核查”的方式,对村内闲置校舍、破旧厂房等资产进行全方位摸排,通过招标出租、资产入股、合作开发等模式全面盘活闲置资源,带动集体经济增收。包村领导深入实地调研,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围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与村“两委”干部共同谋划发展路径。截至目前,已领办“致富项目”20余个,实施以工代赈项目71个,有效拓宽了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杨家圪堵、张丑营两个村一直从事养鱼养虾,但多年来发展缓慢,始终未能取得突破。今年跟村里经过反复商讨,决定向上级申请水产养殖项目,争取做出点名堂。到时候把周边村脱贫户、监测户都吸纳进来,实现集体、村民‘双增收’,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明沙淖乡党委副书记孙科充满信心地说。
为破解村集体经济经营渠道不宽、内生动力不强等瓶颈,土默特右旗还充分发挥名誉村长、金融副村长的人脉资源优势,引入种植养殖、冷链物流和电商销售等项目6个,目前已帮助销售农产品57万元,帮助村民贷款500余万元,构建起组织牵引、群众参与、多方联动的共同富裕新格局。
从“进家门”到“知心事”,从“解难题”到“谋长远”,乡镇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回应期盼。“我们今后将推动服务资源向乡村聚焦、治理效能在一线提升,用干部的‘服务指数’兑换群众的‘幸福指数’。”土默特右旗委组织部部长赵宏说。(记者 潘佳 通讯员 张楠)
原文链接:内蒙古日报数字报-入百村进万户 用“服务指数”兑换“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