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安盟突泉县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以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为抓手,着力构建组织引领、多方协同、精准服务的治理新格局,有效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基固本筑堡垒,组织引领定盘星
突泉县聚焦解决基层治理力量分散、资源下沉不畅等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推动,创新组织设置,推动治理重心下移。组织全县3033名在职党员返回居住地社区报到,组建网格党支部66个,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治理末梢的有效覆盖。采取民主推选方式,构建“1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委员”的组织架构,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形成网格党支部运转有力、作用发挥充分的“红色根系”。通过打造“邻聚力”在职党员服务品牌,夯实了社区治理战斗堡垒,为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机制联动聚资源,协同发力破难题
突泉县着力打破条块分割,有效整合部门、企业、居民等多方力量,建立起高效协同联动机制。社区党组织收集居民诉求形成清单,网格党支部及在职党员就近发挥优势排查隐患、倾听民声,联合职能部门、“两代表一委员” 等联动解决问题。比如,天源三期老年居民为便利踩出一条通往隆达世纪城的“毛毛道”,这条土路坑洼不平,雨雪天泥泞,存在安全隐患。湖西社区党组织在接到在职党员的反馈后,第一时间召开“邻里议事会”,多方商讨修缮方案。由县住建局牵头指导,爱心企业捐赠材料,县园林环卫中心施工,社区监督,各方协同作战,仅用4天时间便高质量完成了这条路的硬化、平整工作,将“毛毛道”变成了“暖心路”。
聚焦民生见实效,党群连心增福祉
突泉县坚持党建引领,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建立起强有力的组织引领和高效务实的协同机制,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职党员深度融入社区,凭借“地缘”优势,常态化关注并推动解决环境卫生、邻里纠纷、设施维护等“关键小事”和民生痛点。截至目前,由在职党员牵头协调解决停车位改造、公共设施维修、维修基金规范使用等各类民生问题300余项,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
下一步,突泉县将继续深化“双报到”机制内涵,持续完善“邻聚力”品牌功能,深入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不断在提升为民服务的精准度上下功夫,努力让居民更有参与感、幸福感,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图景。(兴安盟突泉县委组织部 李宁)
[责任编辑:任丽华 校对: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