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多维发力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创建时间:
2025-07-09 20:11:24
来源:
北疆先锋网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两件大事”部署要求,将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党员干部教育核心任务,通过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培育体系,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一、创新载体,构建理论武装“三维课堂”

(一)线下课堂强根基

依托县委党校主阵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结合主题教育和各类学习教育,分层分类开展精准化培训。针对“关键少数”,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读书班、科级干部轮训班,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核心内容,2021年以来累计轮训科级以上干部超10000人次,实现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全覆盖。面向“基层骨干”,实施村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工程,通过承办自治区中部片区“比武争星”擂台赛、举办专题培训班及观摩会等形式,培训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两委”成员超2000人次,同步展播12部村支书典型人物专题片,以身边榜样激发“头雁”担当。针对“新兴领域”,开展“两新”组织党员、流动党员专项培训,结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流动党员排查等工作,创新建立五个“结对联系”工作机制,领导、干部与村干部、流动党员、在村农户等结对联系,拓宽党员干部互相交流学习渠道,同时通过寄送学习资料、开设“云端课堂”等方式,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学”。

(二)指尖课堂拓维度

顺应数字化趋势,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学习矩阵。依托内蒙古“数智干教”平台、“干部网络学院”“北疆先锋”等载体,举办线上培训班,同时在“化德党建”公众号开设“比武争星·榜样”“微党课”等专栏,发布《以学铸魂 深刻感悟思想伟力》等微视频30余部,多次在主流媒体平台获高点击量,以新媒体形式推动理论传播“破圈”。

(三)宣讲课堂增温度

组建“化德新声”理论宣讲团,由处级干部、党校讲师、基层先进典型等组成,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政策等,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开展“点单式”宣讲。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宣讲60余场,覆盖党员群众超11000人次。创新“理论+实践”模式,在朝阳镇补龙湾村试验田等产业基地开设“田间课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与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结合,让基层党员在生产一线学理论、强技能,实现“政策宣讲接地气、产业发展有底气”。

二、成效凸显,理论武装赋能基层治理

(一)政治素养显著提升

通过全覆盖、常态化理论学习,全县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在抗洪救灾、乡村振兴等一线,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如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曹润亮扎根基层、致富带头人姚志宽带动卜拉乌素村产业升级,彰显了理论武装转化为实践担当的成效。

(二)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理论武装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2024年承办自治区中部片区“比武争星”擂台赛,12名村党组织书记上台亮晒工作实绩、交流发展思路,带动全县86个行政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马铃薯、肉牛羊等主导产业标准化率大幅提升。

(三)品牌建设亮点纷呈

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形成特色品牌,2021年以来累计拍摄典型人物片、微党课、党建宣传片等30部,其中《发挥党建“牵引力”,激发振兴“源动力”》全面展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成效,成为对外宣传化德党建的“金名片”。培育壮大本土人才队伍、“比武争星”擂台赛等载体被《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媒体报道,形成“北疆理论传播”的化德样本。党建品牌五个“结对联系”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形成结对发展、携手共进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拓宽了党员干部相互交流学习渠道和联系群众途径,有效提升党员与群众联系的紧密性和服务人民的主动性。

三、提质增效,擘画理论武装新图景

化德县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着力打造“理论铸魂、实践赋能、数字增效”的党员教育新生态。

(一)精准滴灌,实施“分类施教”工程。

针对新业态党员、流动党员等群体,开发专属课程,建立阵地,配备“理论学习角”和线上学习设备,比如可以在社区“暖心驿站”设置大屏流动播放。同时建立党员学习需求动态调研机制,通过问卷调查、谈心谈话等方式,每年更新课程菜单,确保“按需供给”。

(二)闭环管理,构建“学用转化”链条。

建立“学习—实践—评估”闭环机制,推行“理论测试+实践考核”双评价体系,将党员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实绩作为学习成效重要指标。实施“书记项目”领办制度,要求党组织书记每年牵头解决1~2个理论学习转化难点问题,定期跟踪问效,推动“学用脱节”向“学用相长”转变。

(三)强基固本,建强“师资教材”体系。

实施“党校师资提质计划”,通过引进专业人才、选派教师到上级党校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本地讲师专业能力。开发本土案例教材,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长效机制,推动县委常委、乡镇党委书记等每年至少授课1次,以“身边事”讲透“大道理”。

(四)深化党性教育,筑牢作风根基。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有序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因此,要将党性教育纳入党员教育必修课,通过专题党课、警示教育片展播、廉政文化活动等形式,引导党员深刻认识作风问题与党性问题的关联性。开展“党性体检”活动,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组织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立个人党性修养提升计划,推动党性教育从“集中学”向“日常修”延伸,以优良作风展现新时代党员队伍的精神风貌。(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委组织部 郭慧敏)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