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推进基层治理规范化、透明化,兴安盟突泉县东杜尔基镇全面推行“五个一”群众工作法,以“政策面对面、监督全过程、公开多渠道、调度常态化”为抓手,用真心全心热心切实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策“面对面”交流,提升村务公开工作质效
东杜尔基镇召集21个村(社区)村(居)“两委”负责村务工作人员通过集中现场办公模式,共同学习探讨关于村 (居)务公开文件精神和最新要求,并结合各村工作实际现场进行答疑,以最高效务实的“面对面”交流将政策解读到位,避免村干部“多内耗”,确保政策落地“零距离”。
程序“无死角”监督,发挥村监委会“前哨”作用
由21个村(居)民委员会提出公开方案,征求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意见,围绕公开内容是否全面、真实、公开时间是否及时规范进行审查,审核无误经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签字确认后提交村(社区)“两委”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公开事宜。
渠道“双线”公开,拓宽群众监督渠道
线上“双平台”覆盖。一是通过党群心连心微信群及时推送村务公开内容,包括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残疾人保障等救助保障政策及落实情况,接受村民实时监督。二是通过兴安盟“三务”公开管理进行公开,村民可随时查询政策类补贴发放情况、“财务”公开等原始资料。年初以来,“三务”公开累计1893条,其中党务708条,村(居)务981条,财务204条。三是线下“一栏一电话”兜底。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标准化公开栏,划分“党务、村(居)务、财务公开”公开三个板块,按月更新内容,同时公布监督电话,由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负责收集村民意见,确保群众诉求有响应。
成效“半月制”调度,动态跟踪抓落实
依托每月16日主题党日,镇级分管“三务”公开工作班子成员进行半月督查调度,对村务公开不及时、公开不到位的村,由村党支部书记督促及时完成公开,由监委会监督情况。年初以来,落实半月调度机制6次。
通过系列闭环举措,确保村(居)务公开从“被动应付”到“主动规范”、从“结果公开”到“全程透明”的转变,将制度刚性、监督合力与群众参与有机结合,真正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兴安盟突泉县东杜尔基镇 孙月)
[责任编辑:任丽华 校对: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