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东北振兴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东北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阿鲁科尔沁旗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处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交界,自古以来,与东北地区山水相依、人文相谐、经济相融,在各领域、各行业、各方面都有着紧密联系,既是东北地区向西开放、协同发展的关键节点,也是赤峰地区链接辽沈、融入东北的重要通道。
近年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始终坚持“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的政治自觉,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系统把握东北全面振兴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战略思维,以“抓、定、强、聚、减”党建工作“组合拳”,引领全旗上下不断在突破地区新发展上闯新路,在破解融入东北全面振兴的发展“密码”上开新局。
抓思想把方向,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强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理论武装是管根本、保方向的基础工作。理论武装越彻底,理想信念就越坚实,思想就越敏锐,行动就越自觉。阿鲁科尔沁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意志行动,将融入东北振兴与办好两件大事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突出抓好政治自觉。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为基础,通过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以及各类专题培训,强化全旗各级党员干部主动融入东北振兴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把握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办好两件大事和东北振兴政策举措落地落细。深入推进学习教育。健全“四个以学”长效机制,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东北振兴重要论述精神作为必修课程,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用好“1+1+1”“惠民幸福账单”等模式载体,在凝心铸魂上持续发力,让干部群众在推进东北振兴中话落实勇争先,汇聚起携手共进的磅礴力量。转化应用见行见效。抓好政绩观教育,完善理论学习考核评价机制,加大情境式、案例式、互动式教学比重,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实施了百名干部“大走访”行动、举办“总书记怎么说、我们怎么做”研讨交流会,累计开展座谈44场次,收集民生项目建设建议80个,不断增强推动学习成效转化为办好两件大事和融入东北振兴的实际行动。
定措施强队伍,以高素质专业化为导向善担当
东北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干部。阿鲁科尔沁旗聚焦“五个大力选用、五个坚决不用”,打造了一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振兴骨干。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对照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规划图”“任务书”,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开展了2023—2025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举办“青锐”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三期,152名干部通过上挂锻炼、一线历练等方式,提升勇于争先、创新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本领。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具体要求,结合主观动机、客观条件、程序方法、问题性质、后果影响等因素,建立容错程序和澄清保护机制,旗帜鲜明为4名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推动振兴进程中的干部在关键阶段能够对症下药、在重要节点敢于立柱架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树牢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在招商引资融入东北全面振兴发展大局等重大任务中揭榜亮题,仅2024年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一线提拔重用97人,充分激发了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破解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项目征占地、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以前要4到6个月,现在仅31天就办理完成了,大大降低了我们的时间成本。”飞鹤(阿鲁科尔沁)智能化生态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武君表示。
飞鹤(阿鲁科尔沁)智能化生态产业园项目是阿旗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引进签约后,旗委政府组建了工作专班,确定了项目管家、帮办代办、限时办结、定期走访等服务制度,鼓励干部担当作为、主动挂帅,定期为企业纾难解困,对企业提出的难题,现场能够解决的现场解决,属地能够解决的与属地单位一起研究解决,自身和属地无法解决的及时向上沟通、协调解决。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北大荒、蒙能、缘疆农业、天蕴禾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和重点项目落户阿旗,经济发展焕发了新的生机活力。
强组织固根本,以党建全面过硬为目标夯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党的力量来自组织,融入东北全面振兴需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全面夯实基层战斗堡垒。阿鲁科尔沁旗充分认识到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各级党组织既要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也要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形成坚强战斗堡垒。分类制定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细化星级化“亮晒比”具体操作办法,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领域集中创建坚强堡垒支部512个,打造“阿旗小院”党建“微堡垒”1001个,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深入推进“清产核资”专项行动,有效摸清资金、资源、资产,持续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累计清查盘点集体资金5.29亿元,土地资源1055万亩,经营性资产折合资金3.8亿元。盘活社区闲置资源,启动社区食堂、共享自习室、康养服务中心等社区经济试点5个,收益284.5万元,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振兴、引领发展的能力。创新推进基层治理模式。将“契约化”融入基层治理,完善契约制度,锻造契约精神,厚植契约文化,签订党组织联建共建协议114份、党员承诺践诺书2300余份、党员家庭结对帮扶协议828份,帮助协调解决民生问题4000余个,逐步形成“人人谈振兴、人人促发展、人人当标兵”的氛围。
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更要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发展成果。爱心食堂是阿鲁科尔沁旗党建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以新民乡扫帚包村为例,该村65岁以上老人可免费享受一日三餐,此外,在扫帚包村试点建设了集爱心食堂、互助康养、医养于一体的互助康养中心,这一做法对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改善农村养老、村民互助、基层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爱心食堂建设的底气在于村集体经济收入,根源在于“三资清理”,最终落脚点则是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食堂运行和管理,这对于我们来说不算个问题。”扫帚包村书记吴凤友说道,“三资清理”后该村村集体经济每年都有150多万元收入,为村里做好各项公益事业提供了源头活水。
聚人才添活力,以才智赋能引擎为驱动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对发展经济的作用不可估量。在新发展格局下,东北振兴已从“输血式帮扶”转向“造血式变革”,一场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全面振兴战役正在打响,这其中需要以人才赋能发展引擎。阿鲁科尔沁旗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建设,为东北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调整优化旗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体制机制,进一步发挥“1+14+N”人才工作组织体系作用,制定完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目标责任清单,定期调度、跟踪督导,凝聚齐抓共管工作合力。多措并举引育人才。乘着东北全面振兴的东风,用好西部大开发、京蒙协作、“组团式”帮扶等各项资源和红利,柔性引进科技行业领军人才10人、中蒙医药行业领域领军人才14人、高校科研院所高水平专家26名,推动13家企事业单位与26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融、优势互补。围绕重点领域和特色产业,建立人才服务站41个,开展人才培训、以赛提技等活动71次,覆盖群众8000余人,提升区域人才能力素养和水平。提供人才成长平台。建立覆盖一二三产业25个行业的全领域人才名录,收录人才432人。择优选派71名专家人才,深入农村牧区、中小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推广、科普传播等帮扶工作30余场次,惠及青少年、农牧民群众近6000人。
建设赤峰、通辽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双子星座”是自治区着眼蒙东地区长远发展、融入东北全面振兴格局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一直在阿鲁科尔沁旗得到深刻实践。阿旗蒙医医院与通辽民大附属医院在战略引领下结成“对子”,研发了哈萨尔冷敷贴和蒙药微粒等创新成果,正在临床试用阶段。通辽市医疗专家定期来阿提供医疗服务,已服务患者近2万人,培训人员4000余人次;阿鲁科尔沁旗为“对子”提供蒙药采药实习基地,派出骨干医务人员到通辽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不断以更新更实的举措打造更多创业创新振兴平台。
减负担增动能,以整治形式主义为目的重实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多次强调着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阿鲁科尔沁旗深入开展“小马拉大车”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全力松绑减负,让基层真正从“千条线”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振兴上,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全面理清基层权责。建立执行苏木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衔接推进优化嘎查村(社区)工作事项梳理,形成“建账登记、逐一销号”的管理机制。嘎查村社区“一村一策”制定两个清单。取消村级组织证明的事项30项,可开具证明事项剩余8项。精减优化基层考核。探索实行基层减负反向评价机制和动态监测直报机制,苏木乡镇街道绩效考核指标设置39项,嘎查村社区考核指标平均设置17项。强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一地一策”解决利用率、服务率不高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方案,对党群阵地进行整改,逐步实现村级党组织的工作事务权责明晰、设立的机制精简高效、加挂的牌子简约明了、出具的证明依规便民,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苏木干部有更多的精力走家串户,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游牧迁徙做准备,也会有更多的时间为游牧区牧民提供全方位的党群服务”。巴彦温都尔苏木党委书记海礁说道。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非一日之功,必须与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相结合,让干部轻装上阵、担当作为,为加快推进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作风保障。(阿鲁科尔沁旗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