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聚焦牧业增效益、牧区增活力、牧民增收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行“党建+”融合发展模式,为畜牧业转型发展打造强劲引擎,开启了乡村振兴新征程。
党建+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长轴。积极发挥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作用,指导牧民以肉羊、肉牛、奶业等传统畜产品为基底,开展肉制品精细分割行动,创新“采摘式”烤全羊、薄脆肉干等产品,研制预制火锅、肉饼等休闲食品,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全旗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保持在75%以上。依托马产业特色,构建“加工厂+马业协会+牧户(合作社)”三位一体协同机制,推进标准化马奶加工厂投产运营,年产量1200吨,辐射带动全旗100余户牧户,拓宽牧民增收渠道。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造绿色循环产业新增长点,昊鑫生物质环保颗粒有限公司与40余个嘎查签订牛羊粪长期收购协议,将牛羊粪去杂压制成块状燃料和颗粒燃料,将产业链延伸至环保和资源利用领域,带动2000余户牧户增收。
党建+联牧带牧,同奔畜牧富途。全面推开“双孵化”行动,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工作思路,在各苏木镇建立党建联合体1—2个,通过以强带弱、强强联合、企业共建、抱团发展等方式,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拓宽集体经济和牧民增收渠道。探索“嘎查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牧户参与、企业兜底”发展模式,整合畜牧业资源,盘活设施设备,强化龙头企业产业引领,鼓励“户繁企育”合作,构建育肥、管理、销售、分红统一化运行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全力推进以工代赈,通过苏木镇党委争取项目、嘎查党组织引导牧户的方式,动员牧区群众参与项目建设,2025年计划投入540余万元在全旗28个嘎查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封沙育草、人工种草项目。深入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引育提质工程”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现“短期增收”与“长期赋能”统一。
党建+牧旅融合,耕耘增收硕果。加快畜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进程,围绕草原“99号公路”核心品牌,推行“1+N”发展模式。启动草原“99号公路”西、中、北线特色体验项目,西线重点打造游客中心文化体验和吉仁高勒镇99号小镇,通过沉浸式展览、互动体验等形式,让游客全方位感受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中线重点打造高端民宿,发挥生态景观和个性化服务优势,满足游客对品质旅游的需求。北线重点打造民宿和红门文旅,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培育“家庭牧场(小作坊)+民宿+电商”业态,提档升级30个试点,鼓励牧民利用闲置院落空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特色民宿、手工作坊等庭院经济,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拓宽牧民增收渠道。
(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委员会组织部 赵海香)
[责任编辑:任丽华 校对: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