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打造“四常”阵地 服务百姓零距离

创建时间:
2025-04-01 16:46:08
来源:
北疆先锋网

为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以“四常”行动为统揽,扎实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功能化建设,助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高质量打造“场所常用、服务常抓、活动常办、群众常来”的“四常”党群服务阵地。

党群服务赋新能,致力场所常用。

走进和平街红浦社区,合唱室内歌唱爱好者正热情高涨地演奏着歌曲,舞蹈室内几位大姨翩翩起舞,手工坊里还有人摆弄着编织线绳,十分热闹。“按照基层‘小马拉大车’集中治理要求,我们按照实际需求对功能室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利用率明显提升了。”红浦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鑫说道。

乌兰浩特市深化基层“小马拉大车”集中治理成效,优化党群服务中心空间布局,全市5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按照“因需设置”的原则,采取“一室多用”“错时使用”等方式,设置综合便民服务中心、零工市场、康养驿站、合唱室、舞蹈室、书画室、手工编织坊、图书室等各类功能场所,积极推动基层党建与综合文化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居家养老、妇女儿童保障等服务的平台叠合、功能融合,以“小改造”换取服务群众效能“大提升”,使各个功能区真正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为党员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贴心的服务。

服务矩阵增效力,引领服务常抓。

“您看这里,像我这样眨眨眼。对,这样就认证成功了……”近日,家住糖酒楼小区高阿姨向社区反映身体不适,也不会使用手机进行养老生存认证,希望社区帮忙。胜利街东方社区网格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为高阿姨办理业务。

乌兰浩特市深耕细作网格化管理工作,持续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多网合一、一网兜牢”,健全完善“十百千万”治理体系,推动治理触角向下延伸,选强楼栋长、单元长、胡同长、小组长,健全“居民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组织开展活动等激励作用发挥,打通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结果反馈的工作机制,实现群众诉求快速响应、及时解决。目前全市56个社区划分基础网格494个,设立党小组461个,选配楼栋长2379名,单元长8086名。年初以来通过网格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政策宣传、帮办代办、社情民意收集等活动1200余件。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依托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机制,认真梳理党员服务事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以及社区群众需求,以在职党员“组团式”和“结对式”开展服务活动。全市四千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亮明党员身份,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帮助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000余件。

多元互动激活力,助推活动常办。

胜利街党群服务中心大院里,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质优价廉的手工饰品、暖心专业的健康义诊以及专属于小朋友们的“跳蚤”市场……让胜利街“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迅速圈粉。“以前赶集是买东西,现在赶集还能享受各类服务,这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有人气!”文化大集现场几位阿姨高兴地谈论着。

乌兰浩特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工作主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各街道加强与包联单位、辖区内企业等共建单位联合协作,依托党群服务阵地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普法宣传、健康关爱等活动,打造“石榴籽”家园,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截至目前各街道社区已开展“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等活动90余场次。

职能优化强服务,吸引群众常来。

在铁西街矿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们正飞针走线,精心缝制着,一来一回间一个个精美的棒球便在他们的巧手下交织而成。铁西街联合手工编织公司在矿泉社区开设的棒球套手工缝制培训工作坊,吸引了辖区50余名居民及残疾人参与其中,解决辖区就业问题。

乌兰浩特市聚焦“六个行动”民生服务,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优势,扎实开展就业促进行动。各街道社区依托自身优势,拓宽就业渠道、强化技能培训、保障重点群体,通过搭建平台、实施培训、提供后续保障等举措,为全市稳就业、促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为实现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提质增效,各街道社区在办事大厅内设置了综合服务窗口,对人社、民政、医疗、教育等事项实行集中受理和咨询,推进业务办理由“多事跑多窗”向“多事跑一窗”转变,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此外,还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红色物业党群服务站等阵地设置“居民议事厅”,创新打造“有话大家说”“百姓说事点”等各类议事平台,推行社区“积分超市”等举措,切实提升了群众对社区治理的参与热情。(乌兰浩特市委组织部组织三组 包冰冰)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