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西日道卜嘎查:党建引领发展“牛经济” 打造强村富民“新引擎”

创建时间:
2025-03-29 09:36:38
来源:
北疆先锋网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呼舒镇西日道卜嘎查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以肉牛养殖为主线,将嘎查现有的基础母牛、育肥牛和人畜分离小区等资源重新整合,纳入合作社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形成繁殖、育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切实将组织保障转化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农牧民增收的“动力源”。

坚持党建引领  明确发展思路

支部牵头,盘活资源。为破解嘎查产业结构单一、发展能力较弱的难题,嘎查党支部整合集体资产所有的2座牛舍、1座草棚、1座45000㎡人畜分离基地和234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注册成立了科右中旗苏勒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同时依托“三变”改革契机,将嘎查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财政投入的产业发展资金和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0%转变为嘎查集体和农牧民持有的股金,提高嘎查集体资产利用率和市场抗风险能力。

精准定位,凝心聚力。嘎查党支部先后多次召开“双书记”周例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通过集体研究、多方论证,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确定了嘎查以牛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嘎查党员带头全员入股,鼓励农牧民采取就业带动、按股分红、产业引领等多种增收方式,农牧民可按资金、场地、设备、技能等形式入股,共吸纳124户农牧民入股合作社,覆盖率超过70%。积极选派产业带头人、养殖大户赴肉牛养殖先进地区观摩学习,拓宽发展视野思路,提升肉牛科学饲养水平。

统一经营,扩大规模。嘎查党支部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屠宰交易、生产加工的产业循环技术路线,积极与大北农饲料销售公司等地区龙头企业对接,采取“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养殖、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每年可为嘎查集体经济带来30余万元增收,彻底解决了过去小户和散户缺牛犊、缺技术、缺饲料、缺资金、缺市场等一系列难题。

强化人才带动  提供队伍保障

优化管理,有序运营。健全监管体系,合作社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由嘎查“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理事长,每半年召开1次成员(代表)大会,充分保障成员对章程制定、股权设置、利益分配等各项事务的参与权、决策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能人带动,优质服务。合作社生产经营注重嘎查乡贤能人参与,落实以奖代补政策,通过发放奖补资金、组织外出培训等形式进一步提升乡土人才积极性。选聘发展顾问,常态化为嘎查农牧民提供技术服务、产业指导,为引导农牧民转型升级牛产业提供支持。充分挖掘致富能人、种养大户和“土专家”“田秀才”,合作社成立以来,已培养5名本嘎查养殖能人,共同助推合作社平稳运行。

电商参与,聚势赋能。创新“党建+电商直播”发展模式,依托周边培训基地、电商培训点等基层实训平台,面向嘎查合作社带头人、养牛大户等本土人才开展电商培训,邀请专业讲师讲解短视频制作、直播运营、实操演练等技能,助推合作社“低门槛”“低成本”运行。通过系统的电商培训和实践操作,先后有25人掌握了直播基本技能,提高了肉牛产品售卖的信心和能力。

注重多点发力  激活产业效能

生态养殖,循环发展。贯彻种养结合、资源循环、生态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发展理念,有效利用农田、秸秆、肉牛、牛粪进行生态有机种养殖。目前,合作社每年向80户农牧户收购3000亩玉米秸秆,对于集中饲养产生的粪便,合作社实行统一收集、利用、加工,实现了循环利用、绿色发展。

科学养殖,降本增效。合作社以“降本增产”为方向,在整合现有肉牛资源的基础上,购入218头架子牛发展肉牛育肥产业,若市场价格合适,每头牛育肥至600至700斤时进行售卖,确保效益最大化;若价格较低,则按照基础肉牛的标准继续饲养,待价格较高时售出。截至目前,合作社通过发展肉牛育肥产业促进嘎查集体经济增收16万元。

就业带动,促进增收。合作社在吸纳124户农牧户入股的基础上,整合养殖和土地资源,与华阳牛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为农牧民在繁殖、育肥、销售等产业链上提供就业岗位,截至目前,聘用长期工4人、年工资收入4.5万元每人,临时聘用10余人次、年工资收入3000至5000元每人,推动农牧民持续增收。(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委组织部 武文杰)


[责任编辑:任丽华 校对: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