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兴安盟突泉县:运用“三三制”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质效

创建时间:
2025-03-25 21:12:40
来源:
北疆先锋网

近年来,兴安盟突泉县聚焦流动党员管理难题,以“实”字当头,运用“三举措”、打造“三课堂”、完善“三机制”,不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运用“三举措”,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点”

建立“双向共管”机制。按照“谁流出、谁负责,谁流入、谁管理”原则,积极与流动党员流入地党组织建立“双向共管”工作机制,定期互通流动党员基本信息、参加组织生活、发挥作用等情况,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从“单边负责”向“协同共管”转变。完善“动态管理”机制。依托全区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定期开展流动党员排查摸底,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台账,做到“一人一档”,确保流动党员信息准、底数清、情况明。现有流动党员83人,已全部纳入动态管理。落实“定期联系”机制。明确每名流动党员联系责任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定期与流动党员联系沟通,了解流动党员工作、生活情况,切实做到流动党员“离开家乡不离党,组织时刻在身旁”。

打造“三课堂”,缓解流动党员学习“痛点”

开设“线上云课堂”。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干部网络学院、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及时推送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引导流动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确保流动党员“线上”学习不掉队。打造“流动课堂”。结合流动党员实际,安排参与党员进党校培训轮训,开展流动党员“返乡第一课”。截至目前,已开展党员进党校培训3期,培训流动党员5人次。打造“红色课堂”。组织流动党员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突泉历史博物馆、赛银花民俗博物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一园三馆”开展现场教学,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感悟,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党性修养。

完善“三机制”,疏通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堵点”

建立“关怀机制”。组织村、社区“两委”干部定期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家属,帮助流动党员协调解决家中老人看病就医、子女就学、事项异地办理等难题。活动开展以来,已慰问21人次,帮办代办事项38件。健全“参与机制”。搭建流动党员参与家乡建设平台,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等工作,引导流动党员在服务家乡、服务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24年以来,流动党员已参与7次志愿活动。优化“反哺机制”。根据流动党员动态数据库和流动党员在外就业创业情况,筛选出有意向、有能力的创业型流动党员,纳入各乡镇乡土孵化中心,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传授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以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动员流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将建设家乡的积极性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持续动能。(兴安盟突泉县委组织部 董志坤)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