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包头市东河区河东街道:“小修补”里的“大民生”便民地图来啦!

创建时间:
2025-03-24 10:38:22
来源:
北疆先锋网

“过去总为修鞋配钥匙改衣服这些小事儿犯难,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手机上一扫码就能找到地方,真是太方便了。”居住在包头市东河区河东街道巴一社区的居民吴女士感叹道……小时候,总能在大街小巷里听到各种吆喝声,在家门口也能找到几个会修修补补的手艺人,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商场、超市等不断兴起,这些细碎、微小的便民服务在数字世界里成了“隐秘的角落”。

科技赋能,服务触手可及。东河区河东街道敏锐捕捉到居民“小修小补服务难找”的痛点,选取巴一社区、滨三社区两个社区作为试点,精心绘制“小修小补”便民生活圈地图,设有购物、生活、美食、运动、玩乐、住宿、出行、景点等8大类服务,其中“生活”服务的“小修小补”功能将辖区内散落的修鞋、配钥匙、开锁、裁缝店、手机维修、电动车自行车维修、钟表维修、家电维修、管道疏通打孔等9类小店网点精准标注,基本满足居民日常各类“小修小补”的民生需求。居民只需打开手机定位,用微信扫描地图上的二维码,即可进入“便民生活圈地图”,快速找到家门口的“小修小补”点位,店铺地址、门面照片、服务项目、营业时间、联系方式等一目了然,并可一键导航,找到距离最近的店铺。同时,为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平台增设“邻里帮忙”功能,用户只需选择需求类型、填写地点并简要描述问题,即可将需求发布至平台,方便邻里互助,高效解决问题。便民生活圈地图让“隐秘的角落”重焕生机,让民生福祉真正惠及百姓。

党建引领,民心凝聚共进。2024年,包头市委组织部印发《关于打造社区党群服务新场景构建社区优质生活服务圈的工作方案》,鼓励各地区将“小修小补”服务融入基层治理体系,丰富党群服务场景,扩大社区优质生活圈,既保留城市烟火气,又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让党员群众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河东街道党工委以“党建+”模式破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响应《东河区关于小区党群暖心活动室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打造4个小区党群暖心活动室,大力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在党群暖心活动室门口定期为辖区居民免费开展家电维修、理发、磨剪子磨菜刀等6项“微服务”,让小区党群暖心活动室成为居民的“解忧杂货铺”。

规范管理,生活便捷有序。此外,为了破解流动维修摊点难题,既要留住温度,又要规范经营,东河区城管执法大队定期进行督查巡查,规范修自行车、修鞋、配钥匙等行业经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按照《东河区实行“街长制”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东河区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保持和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持续强化对流动摊点的巡查管理,采取错时执勤、定点值守等方式,对道路两侧和公共场地各类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的行为进行规范,针对部分有条件的道路,采取柔性执法划线经营,强化日常监管。在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切实将便民服务落到实处,让整洁有序的修补摊位与人性化的城市管理相映成趣,成为城市文明的新注脚。

从“找不到”到“随时享”,从“小修补”到“大民生”,这些被忽略的“小修小补”看似不起眼,却是贯穿城市的“毛细血管”,是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便民小店,河东街道对便民服务点地图的探索揭示着城市治理的深层逻辑:真正的民生改善,既要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要守护记忆中的烟火温情。当“小修小补”的烟火气重新氤氲在城市街巷,民生服务的温度正悄然浸润着每个角落。(包头市东河区委组织部孙雨昕)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