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村里办宴席爱攀比,总怕不够排场丢脸,从礼仪、乐队到酒席,觉得动静越大越有面子。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的监督和宣传,家家户户不再攀比,更是减少了铺张浪费……”近日,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明沙淖乡蒙家营村红白理事会举行的议事活动中,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谈起如今乡风的新变化,都赞不绝口。
近年来,土默特右旗将移风易俗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创新推行“一约四会”制度,即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一约”明确移风易俗的具体要求和奖惩措施;“四会”负责监督执行、评议典型、化解矛盾、开展宣传。通过“一约四会”,形成党组织领导、村民自治、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移风易俗长效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以前,村里总有些小摩擦,邻里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可自从有了这村规民约,大家心里都有了杆秤,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村里的风气也渐渐好了起来,邻里和睦、互帮互助成了常态。”美岱召镇何家圐圙村党支部书记王保世说。
为有效规范群众行为,引导群众改变不良习俗,土默特右旗通过制定出台《土默特右旗“五大乡风文明培育行动”实施方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移风易俗工作要求,组织各乡镇及九峰山生态管理委员会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等平台作用。全旗201个村采取“群众提、群众议、群众定”的方式,围绕孝亲敬老、勤俭节约、厚养薄葬等移风易俗内容,重新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操办红白事参照标准被纳入村规民约中,党员干部率先遵循,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营造出“我参与、我制定、我承诺、我执行”的良好氛围,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教育,成为乡村文明的“传播者”和移风易俗的“代言人”。
在海子乡小沙街村的道德评议会上,村民张三铁感慨道:“咱们村有的人家要的彩礼确实高,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不小的压力,我觉得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十分有必要。”
为破解高价彩礼和婚丧喜庆大操大办这两大难题,土默特右旗充分发挥“四会”作用,持续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通过发放倡议书、张贴宣传标语、设置主题文化墙、播放公益广告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共育新时代文明乡风。
此外,该旗在沙图沟、何家圐圙等60个行政村成立“小院议事厅”,由村干部、乡贤和社会公益人士组成议事成员,通过议事厅讨论决定村内的大事小情。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厅”716次,化解村民邻里矛盾近300件,解决各村出行难、灌溉难、养老难、环境差等问题226件,带动村民从“被管理者”“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建设者”,群众参与村庄治理意愿日益高涨。
“如今,红白事新办简办已经成为群众的共识,党建引领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多文明力量,让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土默特右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宏说。(记者 潘佳 通讯员 邢佳情)
原文链接: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