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定聚焦主责主业,按照“4234”党建工作法,突出示范带动,着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坚持四点齐“抓”,把准政治方向、夯实政治根基。抓牢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专题研讨7次、读书班4期、领导干部上讲台26次、赴山东大学举办培训班1期,筑牢思想根基。组建薪火相传、百姓名嘴等理论宣讲队伍36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挖掘扬黄灌溉工程历史文化资源,讲好民族团结故事,联合新疆塔城托里县、香港沙田崇真学校开展研学交流,举办农民丰收节、桃花诗会等活动46场次,唱响主旋律画好同心圆。抓强企业党建。举办新业态联合基层工会成立暨货车司机集中入会仪式、打造户外劳动者驿站4处,扎实开展四季送活动,引领企业党员心向党。抓好意识形态。召开六合一联席会议,建立135人的三级双语网评员队伍和230人网络正能量志愿者队伍,守牢意识形态底线。
夯“实”两大基础,积聚发展动能、服务中心大局。落实打造“五大基地”。投资60.22亿元,实施17项重点工业项目。深化蒙宁合作隔墙送电模式,龙源以大代小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实施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491.2万亩,持续擦亮生态底色。健全“党支部+”联结机制,发展麒麟瓜、贝贝南瓜等特色产品。打造沙里瓦康养民宿等一批综合体验项目,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45亿元。实施推进“七大工程”。总投资5076万元,实施城镇供热温暖工程、菜篮子稳产保供基地等民生项目,民生福祉不断殷实。持续推进跨区域教育合作,与北京、宁夏中卫实现教师互派、资源共享、教研联动。
探索三“融”路径,强化党建引领、护航安全生产。“党建+安全”融合。构建区-镇-企三级联动责任体系,实施一园一策整改提升行动,开展党员带头谈安全、党员身边无事故等活动30余次。“数智化+安全”融合。依托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安全监管系统和智能化管控平台,进行实时追踪、动态管控和异常态势即时告警,持续推进园区封闭化智慧园区建设。“培训+安全”融合。投入460万元建设新井煤矿警示教育基地,使党员干部受警醒、知敬畏。开创安全教育培训新模式,通过沙盘推演创设多元化情景,助力安全生产提档升级。
聚焦四“链”成势,纵深推进党的建设、从严治党。建强“组织链”。坚持内部挖掘和外部招引双线储备,为嘎查村换届工作下好先手棋。清理室内外标识标牌46个,僵尸类、空壳类微信工作群79个,为车减负为马赋能。拧紧“责任链”。创新举办“书记局长谈纪说廉”活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明纪”于心。着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开展监督检查38批次,处置问题线索23件,处分11人。构建“化解链”。将腾镇党群服务中心与通湖社区进行整合,实现基层治理与为民服务同频共振。持续推进处级干部接访包案化解,接访16批次114人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8起,调处率100%。延展“文化链”。构建内宣外宣联动、平台阵地融合宣传矩阵,推送《联盟跨区域 一日游两地》等190余篇信息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采用,编排《舞韵·贝音贝勒》等原创精品舞蹈10余部,不断强化文化引领功能。(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党群工作部信息科 李雅蓉)
[责任编辑:杨旭英 校对:任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