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自开展重点村分类管理试点工作以来,兴安盟突泉县学田乡党委结合实际,聚焦目标任务,通过“三个精准”,扎实推进重点村分类管理工作落实落细,着力推动全乡基层党组织提档升级、整体推进。
精准研判,摸好分类管理“底子”。学田乡党委高度重视,及时召开重点村分类管理工作会议,建立“1+1+1”工作责任体系,1名班子成员,1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名包村干部组成攻坚队,聚焦党组织作用发挥、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文化氛围和生态治理五方面,对15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排查、精准分析研判。根据各村党组织实际情况,最终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村1个,同时逐项梳理制约发展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
精准对标,选好分类管理工作“路子”。选派1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到村担任党建指导员,全程参与,建立“抓班子、抓队伍、抓增收、抓服务、抓治理,提升组织力”的“5+1”工作机制,充分利用乡党委党校阵地资源,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将基层治理、财务管理等重点内容纳入培训课程,对重点村党员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
精准施策,搭好分类管理“台子”。持续深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坚持党建引领一个核心,乡党委按照“一村一策”量身制定发展方案,积极争取京蒙帮扶资金126万元,通过投工投劳的方式实施果树经济林改造项目,在宜林地种植苹果梨树,带动周边人口投工投劳,促进农民增收。每亩经济效益在 1000-5000 元,能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群众致富。(兴安盟突泉县学田乡 包银静)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李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