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三抓三促”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创建时间:
2024-03-19 10:01:57
来源:
北疆先锋网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始终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于教育活动全过程、各环节,以“三抓三促”为举措,统筹推进思想铸魂、组织赋能、发展增效,促进民族团结共享共融共进。

抓思想,凝聚共识感党恩。充分运用“四教融合”方式,依托“六种载体”,在有形、有感、有效上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旗博物馆、守望相助广场、都贵玛展厅、民族团结主题公园等宣传教育阵地作用,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各族群众、中小学生等受教育20余万人次,都贵玛展厅入选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围绕都贵玛典型事迹,打造人民楷模教育课程,乌兰牧骑编创的情景舞蹈《都贵玛额吉》,累计展演观看人数达2万人次。整合各类宣讲资源,选配136支文艺宣讲团和理论宣讲队,开展专题宣讲140余次,覆盖听众6500余人,有力推动党的民族政策和理论直通基层、直达群众,推动“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四个与共”深入人心。

抓组织,强化引领听党话。坚持将增强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作为铸牢主线意识,推进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着力在扩大覆盖面、增强先进性、提升引领力、唱响团结曲上取得新成效。以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为载体,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建设,打造6星级以上堡垒支部195个,巴音嘎查党支部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将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与基层治理工作紧密结合,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机制,探索建立“蒙古包议事会”“你反映、我解决”等矛盾调处机制,去年以来代办信访事项1856件,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7%。以干部队伍的交流引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近2年苏木乡镇之间蒙汉干部交流48名,牧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实现“一汉一蒙”配备,通过组织融入带动民族融合,促进各民族同胞同向同心同行,坚定不移听党话。

抓发展,坚定信念跟党走。坚持共进共富,夯实铸牢主线意识、深化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物质基础。围绕马铃薯、肉羊、肉牛等主导产业,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积极推行“支部+产业+企业+合作社+农牧户”产业发展模式,2023年全旗马铃薯种植良种覆盖率100%,杜蒙肉羊改良率达到60%,带动种养殖户3.8万户,实现户均增收6000余元。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2023年投入衔接资金和帮扶资金3.3亿元,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3个、产业项目29个,全旗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投资1.2亿元改善边境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网电和通信网络覆盖率分别提高到58%、70%,远距离拉水问题彻底解决。全力打造航天精神、民族团结、边境体验等三条红色旅游线路,创建“吉祥草原、神舟家园”特色文旅品牌,成功举办自治区民运会等文旅活动,2023年累计吸引游客1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进一步推动各族群众更加广泛地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委组织部 刘斌 孟媛)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