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座透绿的春棚整齐排列,一缕缕沁人的奶香扑鼻而来。通辽市开鲁县吉日嘎郎吐镇孟家屯村香瓜基地里,村民正忙着收获成熟的香瓜。
孟家屯村是远近闻名的香瓜种植专业村。20多年来,该村一直把发展香瓜产业作为强村富民的甜蜜事业紧紧抓在手上,小香瓜稳稳地占领了北京、辽宁、吉林等地大市场。今年,孟家屯村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为集中集约经营,依托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整合20户村民的100亩土地新建44座春棚,统一香瓜品牌、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对接市场,并与本村肉牛产业联动发展,打造绿色牛奶香瓜品牌。
孟家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玉波自豪地说,香瓜成熟前就已经有5棚被整棚订购了。该村出产的香瓜之所以香、甜、脆,受欢迎,得益于来自牛场的牛粪以及牛奶的“滋养”。提及收成,董玉波更是喜上眉梢:“村集体预计收入30万元左右。老百姓以土地入股、年底拿分红,比自己种每亩地能增收800块钱。同时,香瓜基地还带动50多人临时务工,每人能挣五六千块钱,长期务工的10个人,一人能挣到1万块钱左右。”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孟家屯村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产业发展的“火车头”作用和能人的“领头雁”作用,多点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多渠道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依托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该村多条腿走路,着力夯实乡村振兴后劲,在抓好香瓜产业和养牛业的同时,利用闲置土地引进水泥预制件厂,让村民“变身”工人,足不出村拿工资。
“我是4月份来这个厂子的,主要工作是扎钢筋笼子,计件工资,上个月给我开了1万多块钱。”村民宋玉梅边干活边笑呵呵地说。她还说,是村党支部办的好项目,给了她和20位村民在家门口挣钱的机会。
据了解,水泥预制件厂2022年年末签约建设,今年4月份投产,主要生产管道井水泥制品。目前投产的是第一条生产线,第二条生产线正积极筹建中,两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后可吸纳30人就业,村民根据不同工种,每月可以领到4500——10000元的固定工资或计件工资;村集体每年可增收7——8万元的场地出租费和投入分红。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我们村大力发展春棚香瓜种植、水泥预制件生产和养牛业,3个产业直接解决了70人务工问题,人均年增收2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将近40万元。”董玉波介绍说。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19岁参军入伍,26岁跻身土木工程领域、事业干得风生水起的董玉波是村民公认的能人,2018年被群众选为“当家人”,2020年换届时又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多年来,董玉波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拧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劲,心念村民福祉、共谋全村发展大计。
“老百姓对董书记都挺认可,因为他能真正为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我们班子成员也都特别敬佩董书记,因为凡事他都带头干在前边。在董书记的带领下,全体班子成员各负其责、认真做事,感觉特别充实、有奔头。”村党支部副书记万雪海由衷地说。
一招落子满盘活。孟家屯村齐头并进的产业,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注入了源头活水,村党支部承诺群众的民生实事也将一步步变为现实,续写乡村振兴的幸福答卷。
[责任编辑:李晓艳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