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白海子镇:激活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动能

创建时间:
2023-07-11 09:22:44
来源:
北疆先锋网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白海子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人才赋能为关键,加快推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

育头雁、强根基,夯实发展基础。以“头雁工程”为抓手,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育本土人才,吸引回乡创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2023年新增后备干部33人,实行“优进绌退”动态管理。定期组织人才工作培训会,提升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专业素质,本年度截至目前开展参加人才工作培训会15期,参训人员4000余人。以“亮晒比”创先争优行动为总抓手,结合“擂台比武”和“最强党支部”建设工作,组织17个行政村4个社区同台竞技,“典型观摩+经验分享+交流研讨”,实现以比促学,以学促干目的,打造“最强党支部”10个,在全镇范围开展党务工作大练兵,选树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7个,个人典型2个,全面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1个软弱涣散村实现整顿提档,3个自治区级文明村示范带动作用凸显。依托智慧平台,划分大、中、小、微网格2971个,配强网格员113人、选优“三户四长”1769人,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实现“全域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管理服务格局。

兴产业、助致富,增强集体实力。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积极领办和创办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示范项目,带动农民发展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做实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截至2022年底,全镇17个行政村共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48个,累计收益829.58万元,全镇50余名脱贫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家庭年均收入增收3万余元。完成麻盖村10万只标准化蛋鸡养殖场的投产运营;推进大河湾日光草原·民宿聚落和农宿观光旅游项目建设;培育和挖掘哈伊尔村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完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申报工作,对哈伊尔地下党支部进行恢复性修建,逐步发展集红色旅游、特色种养、观光体验为一体的产业链;加快推进圣家营冷库项目建设,配套实施圣家营冷链物流项目,实现仓储、配送、物流集约发展;大力推进泉脑养殖园区、泉脑牲畜交易市场、六苏木养殖基地和富贵设施农业种植项目建设,打造绿色健康有机品牌。同时成立白海子镇集体经济联合总社,注册了“李脑斧”商标,为做强集体经济拓宽了致富增收渠道。

抓治理、焕新颜,培育文明乡风。通过镇级统一部署、包片领导分工负责、村(社区)辖区管控、微网格基层发力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履职尽责的管理,构建“4+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体系。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户厕改造、违规占用林草地和耕地建房、湿地保护区开垦、违规河道采砂、秸秆焚烧等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56次。推广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面积570亩,加厚地膜面积1.8万亩。对废旧地膜开展集中清理回收工作,出动车辆550余台次,地膜回收率达93%以上,回收地膜处置率达97%以上,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解决群众疑惑事、困难事“两件事”,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全力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实施“惠民政策暖人心”行动,对群众反映的“困难事”定期组织社保、医保、民政等镇级相关科室工作者以“小板凳恳谈会”等形式到村入户开展业务讲解,组建“小需求不出村,大需求不离镇”的便民服务圈,实现“问题在一线发现、关切在一线回应、议题在一线协商、服务在一线展开”。依托“田间课堂”“乡村夜校”“板凳会议”等特色党建品牌,以点带面,用面连线,在全镇范围内织起一张文明新农人、富饶新农村的振兴之网。(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白海子镇 杨旭)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李佳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