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三顺店社区积极发挥先行示范作用,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凝聚共建合力方面扬鞭策马,全面领跑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征程。
党建引领 凝聚共建合力
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统领社区“大党委”60余家成员单位,通过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全面凝聚区域党建工作合力。深化“三项清单”制度,凝聚为民服务磅礴力量。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载体,积极收集、梳理、汇总居民需求清单和社区“大党委”各成员单位资源清单,定期召开社区“大党委”共建联席会,及时将需求和可用资源对接,制定共建项目清单,逐项推动项目落实,尽最大努力为辖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对基层建设和基层服务提供大力支持,不断增强基层服务力量,做深做细群众工作。完善网格党建机制,畅通党群服务“最后一米”。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确保每个网格实现人口数据、党员信息、基础设施等信息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依托网格党支部,把组建暖心小分队开展便民服务工作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激发网格党支部推进社会治理的“内动力”,畅通党群服务“最后一米”。打造示范服务项目,提升基层服务效能。聚焦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依托“12345”为民服务热线,高效办理群众诉求,将“服务”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通过社区“党建精品工程”、“蜂巢”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等党建服务品牌,整合各方力量,开展更多专业性强、服务多样化的为民利民活动,树立起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红色标杆”。打造“结对包联共建服务”示范小区,按照“单位包小区、党总支包楼栋、党支部包单元、党员包户”的结对共建包联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优化小区管理,切实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辖区整体服务水平。整合包联社区干部、热心居民、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各方资源和力量,组建准物业管理机构,按照标准化物业管理的要求,长效常态对所辖小区进行管理服务,着力打造优质物业服务,为居民营造干净、整洁、宜居的小区环境。
五社联动 缔造共治活力
积极探索实践“五社联动”机制,将专业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力量通过社区这个大平台有效联结起来,开展更多贴近居民需求的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筑巢引凤。立足“社区蜂巢”,结合群众需求,吸引更多公益社会组织扎根社区,为群众提供形式多样的专业化服务。积极发挥回民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作用,培育发展更多公益社会组织,着力破解社区专业化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联动发力。社区牵头推动各方主体在基层治理中保持高度联动,组织专职社工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指导,集结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进行免费义诊、科普培训、文化惠民活动,号召社会慈善机构助资捐款,帮扶特殊困难人群,积极构筑社区同心服务联动体。升级服务。充分发挥社工站作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需求资源对接机制,吸引更多诸如博爱公益学堂、智慧家长学校、社区乌兰牧骑、医养结合、书香阅读、“我是小小厨师长”等一大批服务“一老一小”、便民利民的优秀公益项目在社区落地生根,形成各界力量资源共享、项目共建、效益共赢的服务新格局。
群众参与 展现共享图景
为培育社区公共精神,增强社区家园意识,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打造居民生活共同体。制定民主议事规则、居民公约,定期组织开展居民议事会,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全过程,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共同维护良好环境和建设成果,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组织社区乌兰牧骑16支文艺队伍深入小区、广场、幼儿园、老年公寓等场所,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丰富和提升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把党的好政策和暖心关怀传递到人民群众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架构,搭建起“社区公共服务、市场有偿服务、社会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公益志愿服务”互补共融,多元参与,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吕超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