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在深入推进联系服务群众“六个一”工作实践中,坚持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创新推行“一网一图双优化”工作模式,构建为民服务常态长效化体系,努力把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凝聚起强大的管理与服务力量,开辟了“党建引领、一网统筹、一图统揽、精准服务”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取得了良好实效。
“一网管全局”,推动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紧紧抓住“组织引领”这一核心,全面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徽镶在网格内、党员沉在网格中”,实现党旗在网格中飘扬,党徽在服务中闪耀。人在格中走。全镇共划分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20个,三级网格602个,同步将党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联系电话、包户名单等内容绘制成网格“连心图”公开上墙,让群众“一目了然”。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包网入户”,全镇510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6502户,做到“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忧、办千家事”。事在网中办。打造集党建宣传、矛盾化解、信息采集、联系服务等为一体的“一张网”。按照党员职业优势、技能特长等要素,组建政策宣传、党建指导、教育培训、医疗健康、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特色鲜明的专业服务团队,为居民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实现党员服务与居民需求无缝对接。服务零距离。推行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三个一”工作机制(至少协调解决一起信访矛盾、帮办一件暖心实事、结对一个困难家庭);全面落实“三活三清”(三活即:“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三清即:“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辖区设施清”),动态掌握群众服务需求。现已累计帮办民生实事50余件,协调处理矛盾纠纷30余起,开展政策宣讲80余次,面对面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50余个。
“一图知全域”,搭建党组织与党员群众连心桥。创新开发“智慧党建地图”,将全镇20个党组织标注到全域地图中,实现基层党组织线上服务功能全域覆盖、“一图”统领。以“一村一品牌”为目标,在镇行政地图上制作“党建名片”,展示地理位置、地域特点、场室图像、联系电话、特色活动等内容,为党员在线了解组织生活动态、线下参与基层党建活动提供便捷途径。全镇每村拥有一张专属二维码,群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全面了解各村党建信息和工作动态,快速找到相关办事人员,同时可对各村的党建成果、乡风文明、治理成效进行展示,供其他党组织学习和借鉴,有效发挥了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升了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逐步开发“党建地图”留言区、“随手拍”等便民功能,让基层治理更加精细化。
“双优聚合力”,以实干实绩实效赢得群众满意。优化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完成“先锋党员”“共产党员户”挂牌1044户,践履承诺500余件。以联户为纽带,制作发放“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明白卡”6000余张;以联事为抓手,累计帮办民生实事60余件,协调处理矛盾纠纷50余起,开展政策宣讲100余次;以联心为目标,每名党员联系服务10到20户群众,编织“红色纽带”500余条,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优化阵地功能建设。率先在全市成立具有镇级职能的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德胜泰村综合便民服务代办点。通过延伸、授权等方式,将低保、社保、医保等服务事项延伸至村一级,村级可办事项达到13大类55项,方便德胜泰周边7个村近2万人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便民服务。同时,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团队,为村里出行不便的老人们提供一对一、“保姆式”的上门服务,全面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让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有人管、有回应、有结果。
[责任编辑:李晓艳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