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积极顺应新时代基层党建融合发展的趋势,着眼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符合民情实际、满足人民期盼的新路子。
周密细致,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
海拉尔区大力强化党群服务中心的政治功能和政治属性,着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党员、群众提供便民政务服务直通功能。2021年度,海拉尔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免费复印服务,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帮代办共计126人次,轮椅、血压计等便民设施借用72次。
海拉尔区党群服务中心还设立了“党群书吧”和“书香悦”,为党员、群众提供线上及线下读书阅览服务与休息环境。“朗读亭”集收听、朗读、录制、唱红歌于一体,以丰富群众办事之余的精神文化生活。
高效规范,引领政务服务中心提升质效
海拉尔区党群服务中心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全面提升人员综合素质,2021年共参加各级培训会共计31次,内部培训会共计10次。该中心以“日晨会、周总结”的方式,总结工作成效、经验做法,提升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该中心还启用了自治区“好差评”系统,共安装设备91台。前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可对办事内容、流程等进行“一事一评”,2021年共收到“好差评”数据97358条,好评率100%。
开设“蒙速办·帮您办”服务窗口,线下建立洽谈室,线上开设专栏,畅通服务专线,组建专业服务队伍,有效缩短项目手续审批时间。2021年为20个重点项目事项提供一对一“帮您办”服务。
着眼全局,提升社区服务实现民呼我应
育好“排头兵”。健康街道积极推行“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服务模式,通过建立社区民情微信群、QQ群,根据群众个性化需求定制服务菜单,搞好供需对接,提供精细化服务,实现街道党员下沉网格、居民党员浮出网格、区域党员融入网格,与网格员密切协作,共同灌溉“责任田”。
当好“贴心人”。胜利街道全力打造新春社区群众诉求服务站,为社区群众、辖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法律讲座、矛盾纠纷化解等服务。
铺好“连接路”。正阳街道坚持科技支撑,打造数据驱动、多方融合的智能化社会治理新模式。将服务重心向基层社区下沉,依托海拉尔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按照“一套机制保障、一个中心指挥、一张网格管理、一支队伍服务、一套系统支撑”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将人、地、事、物、情等组织要素每月更新并将社会治理的日常工作录入平台,扩大社会治理可视、可控范围,逐步提高应用的智能化程度。
走好“长征路”。靠山街道积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新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墙40米,改建铁路文化博物馆1座,发放“红色收音机”100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05次,收集办理“三问”清单意见建议31条,现已全部采纳并办结。
种好“责任田”。奋斗镇积极开展铁路护路专项排查行动,按照网格图将铁路责任区段划分为4个护路网格,以桥梁、隧道等重点部位和非封闭区段为重点,明确网格员铁路巡护目标任务,做到定人、定责。
画好“同心圆”。哈克镇团结村充分利用村级大喇叭,使各类时事、政策响彻村内,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宣讲、民族团结宣讲、法治宣讲、安全教育宣讲、精神文明宣讲等11场次,进一步强化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王媛媛)
[责任编辑:李晓艳 校对:李佳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