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巴彦淖尔市志愿服务项目孵化中心与市、区两级新兴领域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同步启用,标志着该市在深化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凝聚服务群众力量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据介绍,志愿服务项目孵化中心以“1个核心孵化中心+3大功能板块(志愿服务、共享空间、新兴领域党建)+N个暖心功能室(青年自习室、城市书吧、网络直播间等18个功能室)”为架构,构建出“抓点、连线、构面”的立体服务网络——以功能室为“点”精耕细作,以资源链接为“线”贯通供需,以党建培训和社会工作教育为“面”铺开治理新图景。
“志愿服务项目孵化中心面积3000余平方米,总投资700余万元,是巴彦淖尔市推动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未来将重点致力于组织孵化、人才培训、品牌打造,全面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组织化水平。”巴彦淖尔市委社会工作部志愿服务科负责人康雨农介绍。
志愿服务项目孵化中心构建了“种子研育室-青苗培育坊-林荫共创社-硕果转化坊”的四阶段培育体系,覆盖项目从计划制定、入壳审核、专业指导到出壳评估的全生命周期。11个重点孵化领域涵盖养老助残、社区治理、生态环保等民生需求,通过政策、资金、人才、场地等多元扶持,增强项目“造血能力”。目前中心已孵化出30余个优质项目,覆盖全市7个旗县区。
尤其令人动容的是“新就业群体暖心服务驿站”,心愿墙上贴满骑手们质朴的牵挂与梦想,风采墙则见证了他们奔波中的善行义举。驿站24小时开放,饮水、急救、充电等设施齐全,已成为众多外卖、快递小哥的“第二个家”。通过积分兑换等机制,他们从“服务受益者”转变为“治理合伙人”,在付出与回响中书写城市的温度。
“我们要聚焦核心服务,打磨一个至两个特色项目,形成可复制模式。借助基地资源链接社区、企业,扩大服务覆盖与影响力。加强团队培训,提升社工能力,精准匹配需求。”康雨农说。
凭栏远眺,社区、商圈、学校错落有致,志愿者的身影穿梭如织。从暖心驿站到全链条孵化,从党建赋能到多元共治,这里正以平台之“小”成就治理之“大”。当志愿精神成为社会的润滑剂,当每份微小的需求都能得到温柔回响,巴彦淖尔这座文明之城,正静待花开似锦、星光满天。(记者 薛来)
原文链接:
https://szb.northnews.cn/nmgrb/html/2025-08/28/content_53351_264345.htm
[责任编辑:任丽华 校对: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