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丰镇市浑源窑乡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群众、服务民生的桥梁纽带作用,从发挥代表委员主体作用、提升代表委员服务质量、协商议事解决急难愁盼三个方面,进一步提高代表委员履职成效,推动“两代表一委员”工作提质增效。
凝心聚力,发挥代表委员主体作用。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两代表一委员”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两代表一委员”工作联络室,由乡人大主席担任联络室主任,乡党委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分别担任联络室副主任,并选派2名联络员负责联络室日常工作。在全乡7个行政村设立7个联络站,配备配齐联络站接访人员。建成条件完备的“两代表一委员”联络室,统一制作室、站牌匾悬挂标识,安装工作制度图板,印制联络室管理制度,驻室代表委员、负责人及联络员工作职责等。建立工作台账,将接待党员群众工作记录簿装订成册,对党员群众反映的建议和问题,以及交办、答复、反馈等情况及时进行立卷归档。将市、乡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全部编入相应联络室、站开展工作,每月群众接待日都有代表或委员来接待党员和群众。划分代表委员活动小组,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开展各种履职活动,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召集“两代表一委员”对重大工作部署、重点工程项目的工作进展进行走访督导,并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工作有效落实。
注重实效,全情投入提升服务质量。浑源窑乡围绕提高“两代表一委员”政治理论素质和履职能力,采取座谈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分期分批组织代表委员深入学习相关文件、各项制度及接待群众工作流程等方面知识,并邀请信访办工作人员对如何接待党员群众工作、做好相关记录及意见建议反馈等方面进行讲解。积极推行“上访”变“下访”,代表委员依托网格长入户走访、加入村民微信群、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单梳理、组织群众走进“两代表一委员之家”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诉求。代表委员充分利用下班时间和节假日,走街串巷、敲门入户,访民情、知民意,对所联系的网格群众主动打打招呼、拉拉家常、讲讲政策,建立起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代表委员“精准发力”,带着资源来,解决了问题再走。同时设置公示栏和专职代表委员联络员,将驻站代表委员的基本情况、工作职责、联络方式等信息进行公示,让代表委员在乡村有个“家”。
协商议事,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将代表委员纳入“1323”信访代办工作机制(即一个信访代办工作站,三个集中信访代办工作点,打造两级议事功能平台,以“小讲堂”“小网格”“小服务”三个小切口发挥代表委员的基层治理能力)和“网格1+3”调解工作法(“网格+信访代办、人民调解、庭院话事”)中,以代表委员联络站为核心编织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格。定期组织召开“两代表一委员”履职交流座谈会,讨论重大民生实事的解决措施、交流“两代表一委员”履职经验等。推动代表委员“沉浸式”进网格、履职能,问民需、排民忧,代表委员对网格内发生的问题进行收集并先行协调介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未能解决的事项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协商解决,分工落实协商结果;对于未达成共识的,协商条件不成熟的不强行商议,待条件成熟后,进行二次或多次协商,并及时公开议事协商结果和落实情况,自觉接受监督。今年以来,浑源窑乡通过运用三级议事机制,协调解决了困难学生送学上门,土地纠纷等7件困扰群众的难事,极大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和幸福指数。(乌兰察布市丰镇市浑源窑乡 冯涛)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