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以来,乌兰察布市化德县聚焦察民情、听民意、聚民心、解民忧,深入实践“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问题、征集意见建议、化解矛盾纠纷、联系服务群众、破解急难愁盼,切实推进“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宣传宣讲接地气,党的创新理论下基层“见底”。坚持“群众在哪里,宣讲就走向哪里”的原则,深入推行乡镇党校组织讲、领导干部带头讲、身边榜样示范讲,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群众讲清“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讲生动讲明白,做到“接地气”,切实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整合领导干部、教授讲师、行业宣讲员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资源,组建县级理论宣讲团和宣讲小分队101支,聚焦“六个讲清楚”要求、“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等重要内容,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面向各地区各部门及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法律知识等宣传宣讲261次,覆盖群众0.98万人次,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政治根基不断夯实。
入户走访察民情,调查研究下基层“知底”。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联络调研,摸实情、找问题、谋对策,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急难。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发现问题+解决措施+成果转化”的调查研究机制,切实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的工作成效。依托26个处级领导联系点、党员干部“五个结对联系”、65个驻区单位“双报到”机制等,共计深入基层调研189次,收集民意40余条,并通过“一访、一问、一谈”活动,深入企业车间一线和居民家中,收集职工意见、群众需求,打通服务群众渠道。同时,将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系统地融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人居环境整治、春节慰问等工作,深入企业、基层群众身边,了解企业、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情况,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多件,切实让群众感觉到党员就在身边、党的关怀就在身边。
联系群众解民忧,信访接待下基层“兜底”。积极探索完善干部包案督访、下访接访等制度,推动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依托乡镇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党群综合服务平台,设置矛盾纠纷调解室,让群众矛盾纠纷有地找、有人管。目前,党群综合平台APP注册人数30000余人,日点击量1000余次,累计为群众代办信访事项1800余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化德县司法局依托“四所一庭”协调联动机制,从排查、化解、稳控、强基等各个环节入手,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格局,打造化德县“一站式”多元化矛盾调解纠纷化解中心。2023年,共受理调处各类调解案件646件,同比增长132%,调处成功646件,无涉众型矛盾纠纷,排查率、调处率、成功率均达到100%。
下沉一线破难题,现场办公下基层“彻底”。紧盯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开展“帮代办”活动。通过现场指导、现场协调、现场解决,为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提升群众服务质效。该县各级党组织切实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必修课”、提升服务质效的“动力源”、砥砺初心使命的“磨刀石”,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题、堵点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全体党员干部帮助群众进行企业开办、为行动不便的进厅群众挂号、上门走访企业开展“帮代办”等。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月内共办理161件线下事项、9件线上受理事项,完成率100%,好评率100%,切实让企业、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持续优化提升政务大厅管理服务水平,做到“用心用情、高效便民”。(记者 李璟 通讯员 金鑫)
原文链接:http://60.31.144.235:29280/paper/pc/layout/202410/30/node_02.html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