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赛罕区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坚持“党建+”,巧打“聚力牌”“服务牌”“文旅牌”“爱心牌”,推进“两新”组织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激发“两新”组织党组织生机活力,引导“两新”组织党组织在把握大势、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贡献力量。
党建+强基铸魂 打好服务发展“聚力牌”
坚持“线上+线下”“理论+实践”“集中+分散”相结合,以灵活方式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和党建业务学习。线上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赛罕先锋”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资源,线下依托“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同时常态化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让学习有路径、效果更到位。金桥“双创”示范区联合党委创立“党建好声音”播音室,打造“听见”直播间,直播间开展直播64次,“云充电·线上学习交流群”开展线上学习42次。
党建+民生实事 打好为民惠民“服务牌”
赛罕区通过区域化融合共建机制,推动“两新”组织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向社会治理、民生实事、经济发展等攻坚克难一线集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强大力量。内蒙古誉海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把政治功能与公司服务职能紧密结合,打造党建活动室、党建文化长廊等,与小区党支部联合组织小区居民开展红色教育、民俗节庆等党建文化活动80余次,走访慰问退休老党员25户。
党建+乡村振兴 打好乡村振兴“文旅牌”
通过开展“党建+下乡”等系列党建活动,推动“两新”组织党支部深入开展“千企扶千村”行动,充分利用村企双方优势,定期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深入挖掘资源,打造文旅融合产业,发挥出“1+1>2”的效果。内蒙古石人湾农牧业有限公司党支部累计投入约4000万元助力石人湾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安排村民季节性用工约1000人次,支付农民工资共200余万元,提高村民收入。盘活村集体荒坡地1300余亩,完善湿地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擦亮“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金字招牌。
党建+公益救助 打好志愿服务“爱心牌”
赛罕区把志愿服务作为检验党组织奉献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的“识别器”,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通过解决群众身边“小困难”,进一步拓宽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不断提升服务民生的温度,持续增强服务群众广度。
[责任编辑:李晓艳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