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聚焦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坚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健全机制”原则,着力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效,全面激发党员内生动力。
打好上下联动“组合拳”,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按照区级示范培训、基层党(工)委普遍培训、基层党组织兜底培训形式,分层分类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区级层面,建立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宣传、教育、人社、农牧、党校等部门协同配合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坚持5年有规划、年度有计划、季度有提醒,重点突出对基层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以及党务骨干等群体的示范培训。基层党(工)委层面,每年定期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员发展对象培训,把好党员入口关,今年共培训600余人;不定期开展夜校培训,及时将党的理论政策传达到各级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层面,坚持集中培训、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对不方便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送学上门,真正做到党员培训全覆盖。
练好分类施教“八卦掌”,形成“量身定制”特色培训。按照不同领域群体特点,坚持分领域按需施教,保证学有所用。一是加大乡村振兴培训力度。举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培训班,围绕推进乡村振兴业务重点,采取“教师讲政治理论、骨干讲政策业务、书记讲实践经验”等方式,对1000余名农村基层干部开展业务培训。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比武争星”活动,通过“现场观摩+脱稿述职”“群众测评+上级点评”等形式开展“擂台比武”,打造“双强双好”村干部队伍。二是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培训。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红蜂驿站等载体,邀请专家学者、聘请党校老师、组织领导干部、发动优秀党员组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党组织中开展理论阐释、专题报告、巡回宣讲,让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是其他领域分类培训见实效。在机关事业单位,重点围绕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开展党日活动联办,提升机关党员为人民服务意识。在学校,围绕党的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组织开展“党员名师课堂”、党员教师师徒结对等活动,举办“思政一体化”观摩会等,切实提升党员教师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引领能力。在企业,重点围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凝聚职工群众等开展培训,提高党员参与企业决策、塑造良好企业文化的能力。
同时,注重加强“四史”教育,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中,注重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学习成效转化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用好过程管理“点穴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规范工作流程,严肃学风学纪。建立跟班学习、交流研讨、效果评估等制度,每期区级重点培训班安排1-2名干部全程跟班学习,普遍安排分组交流研讨,帮助参训党员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和理解提升。建立普通党员教育培训档案,将党员集中培训、“三会一课”等学习内容、培训课时等信息归入党员教育培训档案,党支部年底对党员培训进行鉴定,将党员培训情况作为年度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对未完成年度规定学时、学习情况较差的党员不得评定为“基本合格”以上等次。(记者 刘军 通讯员 王严)
[责任编辑:李晓艳 校对:吕超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