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辽市科左中旗结合党员队伍多样化、差异化特点,精准施策,推动党员分类管理常态化、精细化,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突出先锋模范,强化在职党员责任意识。在落实党内组织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在职党员主动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组织城区9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2366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积极开展共驻共建、“微心愿”认领、“红色家访”、联合主题党日等活动,当好网格治理“红管家”。组建在职党员志愿服务队,每月5日、15日、25日,党员干部深入群众说事点,收集民情民意,最大限度了解居民关心关注的问题,及时更新居民群众“需求清单”,制定个性化、多元化“菜单”7大类41项,做到真联系、真服务、真见效,目前,组织开展共驻共建、“微心愿”认领等活动90余场次,圆梦居民微心愿128个,解决群众困难800余个。
突出设岗定责,发挥无职党员纽带作用。针对无职党员,采取“按需设岗、因事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方式,为无职党员设置契合自身实际和能力特长的工作岗位。采取党员自我申报、党员群众推荐等方式推荐人选,经党支部进行全面的审核,并按照就近便利、人岗对应的原则,择优确定上岗人选,可以一岗多人或一人多岗。目前,在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方面,各级党组织中的无职党员主动认领村情民意调查、政策法律宣传、民事纠纷调解、文明新风倡导、社会治安维护等12类岗位,开展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爱心救助等各种形式活动50余次,实现了党员联系到户、政策落实到户、精准服务到户,切实发挥好无职党员的纽带作用。
突出动态联络,增强流动党员归属感。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制定流入流出党员管理规则,设置流动党员联络员,落实专人负责跟踪联系、沟通服务,登记联系时间、联络内容,详细了解流出流入党员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推行流动党员“风筝管理法”,线上利用微信群、网上视频会议、“科左中旗党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组织流动党员参加“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加强与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线下在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组织在职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子”,要求定期书面进行思想汇报,在春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召开座谈会,促使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管理不断线、服务不掉链”。目前,已开展流动党员学习活动10余次,参与流动党员50余人。
[责任编辑: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