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35年,寸步不退的坚守 ——记2021年度“中国好人”唐八十

创建时间:
2022-03-25 10:07:28
来源:
赤峰日报

一场春雪装点了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布力彦嘎查的山野、农田、树林……雪后初晴,年逾古稀的唐八十漫步在自己亲手栽种的樟子松林间,弯腰拾起树根下一块风干的青苔,乐呵呵地说:“这是生态良好的表现。”

此时松涛阵阵,微风徐徐,鸟儿在林中叽叽喳喳奏乐,雪地里野生动物穿梭的脚印似一幅图画。眼前的美景,在多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说起过往,唐八十不禁陷入了回忆。

布力彦嘎查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受到气候、人为等多种因素影响,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绿树葱郁的布力彦嘎查面临的却是沙进人退的境地,肆虐的风沙淹没了村民赖以生存的农田、草场。

时任布力彦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唐八十在村民大会上动员全村挺进沙窝治沙,可对于刚刚搬离那里、才在村东草甸子上盖了新房的村民来说,哪肯再回到那环境恶劣又贫穷的地方。

劝不动村民,下定决心治沙的唐八十不轻言放弃。1987年,倔强的唐八十带着一家八口搬离了新建的砖瓦房,住进了沙窝里用土坯压的三间“马架子”。他说,要跟沙地打一场硬仗,而这场与沙化土地的持久战,一打就是35年。

刚刚住进沙漠的那个春天,他就在自己的住处四周围封600亩流动沙地。时值初春,正是北方植树的好时节,唐八十套上驴车前往乌丹镇买树苗,往返路程要走一百多公里的沙漠,一天到不了,还要在白音汉嘎查住上一宿,第三天装了树苗回来,毛驴在沙土里拉不动,唐八十还要帮着毛驴拉车,就这样往返了几次,才拉回了2.5万株树苗。

植树得用水,他就自己打井。由于是在沙丘上植树,引渠灌溉是不可能的事,夫妻俩只能用肩膀一扁担一扁担地挑水,一个树坑一个树坑地浇灌树苗。树栽好了,他怕牲畜啃食树苗,又去乌丹镇拉回铁丝网罩和木桩,一根桩一根桩地立,一米一米地围封。

他们风餐露宿,早出晚归,渴了喝口凉开水,饿了就吃奶茶泡炒米。就这样日复一日,经过几个月的风吹日晒,夫妻俩嘴角起了泡,身上被晒掉了皮,可看着树种好了,防护措施也做好了,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可谁想到,一夜风沙袭来,围栏和木桩全都倒了,被埋在沙土里,树苗有的也被连根拔起,甚至不知被风吹到哪去了。

唐八十望着茫茫沙漠,咬咬牙,还得接着干。他从沙窝里把木桩一根根扒出来,再埋牢固,树苗一棵棵重新种上……

三年后,无情的风沙也在这个倔强的老汉面前低了头,茫茫沙海中绽放出了一片绿色。唐八十乘胜向前,之后的几年里,又第二次向外封沙600亩,第三次又封沙600亩,到了第十年,围封面积已达2000余亩。后来,他又跟同村两个本家兄弟合作围封沙地8500亩。他自筹资金10多万元,在茫茫沙丘上建起了1万多亩的草库伦,林木发展到十几个品种。

植被的改善,树林里跑来了野鸡,就连多年不见的兔子、狐狸等野生动物也频频造访。绿色屏障阻挡住了风沙,唐八十种植的蔬菜、粮食等也获得了连年的丰收,饲养的牛羊膘肥体壮。

同村人在敬佩的同时,也纷纷开始效仿,以他的封育区为中心,开始治沙。截至目前,全嘎查已有120多户牧民共同治理了8万多亩沙地,林草覆盖率达到了95%,有效保护了1.5万亩草场、万亩农田。

花开花落,寒来暑往,勤俭节约的唐八十,舍不得吃穿用度,将所有的积蓄和精力都用在了治沙上,因劳累致使妻子多种疾病缠身,这让唐八十十分愧疚。他说:“我这一辈子只干两件事,一件是治沙,另一件就是给妻子治病。”

再过一个多月,这里将是一片新绿,繁花盛开,到了秋天则是稻菽飘香。他说:“我十几岁的时候见过漫山遍野的绿色,我儿子十几岁的时候没见到,经过我的努力,让我孙子在十几岁的时候见到了,这就是我给子孙后代最大的财富。”

人生寥寥数十年,他却用了35年治沙,让荒漠披上了绿色,而保护生态环境的事业还将继续下去,这就是唐八十。他多次被评为全国、自治区、赤峰市劳动模范,并先后获得“全区绿化造林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2021年又荣登“中国好人榜”。

一个弯腰驼背的老人,穿着那双已经很旧的鞋子,扛起锄头,又去林间劳作了。(记者 王新超)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吕超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