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刘复伟:把汗水洒在田间大地上的“全科专家”

创建时间:
2022-01-13 10:09:56
来源:
学习强国

他扎根在田间地头,以农民期盼的技术作为科研方向,是农民眼中的“全科专家”。他三十多年来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农户私人订制“配方”,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将文章写在大地上,他就是兴安盟扎赉特旗农牧和科技局推广研究员刘复伟。

为农户私人订制“配方”

2021年,说起种大豆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扎赉特旗五家户村村民丛大成满心欢喜地说:“以前种植大豆不懂新技术,亩收益仅够养家糊口,后来,刘老师来到我们合作社,鼓励我用大豆大垄密植浅埋滴灌栽培技术,不但赠送书籍,还手把手教我种植技术。如今,种植和经营这500亩大豆,我们合作社仅此一项一年就能收入50多万元。”

刘复伟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解(图片来源:扎赉特旗农牧和科技局)

村民丛大成说的刘老师,就是扎赉特旗农牧和科技局推广研究员刘复伟。

1989年7月,刘复伟从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扎赉特旗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三十多年来,他坚守在农业一线,与广大的农民一起,躬耕、收获。他把农民当作老师,把大田当作课本,每年下乡不少于150天,从种子、栽培、植保到检疫……刘复伟的身影贯穿农作物生长周期,联结着农民和生产。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认真谨慎的性格,刘复伟成为种子、土肥、植保、栽培的全科专家,更成了农民离不开的好朋友、知心人。

他的个人电话成了扎赉特旗农民的服务热线,手机24小时不关机,参加工作至今,刘复伟回复了多少咨询电话,讲了多少次课已经多到没法准确统计了。

2011年,刘复伟在扎赉特旗好力保乡大豆高产创建核心区指导的200亩大豆田,平均亩产达到550斤,打破了2005年创下的全区502斤的大豆高产纪录,农户徐万军7亩大豆亩产达到570斤。这一技术轰动全国,中央电视台专门对此进行了报道。

在田间地头建立“实验室”

每年3月下旬,催芽车间接收稻种工作的开始,预示着扎赉特旗当年的水田生产正式拉开了帷幕。每天一大早,扎赉特旗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门外就会聚集不少前来送稻种的农户。催芽、育秧、田间管理……每一个技术环节,刘复伟都给农户们细心讲解。遇到不容易说清的问题,他挽起裤脚、脱下运动鞋下地示范。多少年来,刘复伟一直为了农民兄弟增收致富日夜奔忙,他说:“农民兄弟的笑脸就是给予我们的最高勋章。”

刘复伟为农户指导种植技术(图片来源:扎赉特旗农牧和科技局)

手把手传授技术,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是刘复伟日常工作中的常事。以前由于农民一家一户分散催芽,技术有限,水稻的质量难以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刘复伟作为技术负责人,与同事连续奋战60天,建成了自治区第一家大型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在刘复伟的带领下,扎赉特旗水稻生产实现了智能化浸种、工厂化育秧、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加工带动的新格局。

2016年至2019年,刘复伟不断探索实践水稻旱作覆膜滴灌技术集成示范,1000多个日日夜夜地研究,终于在2020年选出适合水稻旱作品种3个,技术模式2种,已累计示范推广15万亩。在自治区农牧厅科教处组织的测产活动上,水稻旱作覆膜滴灌技术示范田亩产首次突破500公斤,达500.3公斤,刷新了全区水稻旱作生产高产纪录,实现了节水、节肥、控药,简化了工序,降低了劳动强度。在旱作水稻品种选育、播种机具改进和配套技术集成上,达到同类成果国内先进水平。

进乡村盘活“乡土人才”

在繁忙的工作中,刘复伟分外注重农业系统内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全旗乡土人才的培育,多次通过培训会和现场观摩会,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如今扎赉特旗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刘复伟向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图片来源:扎赉特旗农牧和科技局)

刘复伟带着对农业技术工作的激情,怀着对农村农民的深情,用学识、用眼界、用真心默默耕耘在黑土地上,研究推广了大批最新种植技术。现在,刘复伟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参与编写的《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技术研究与实践》《科学种田百事通》《扎赉特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问答》等科普技术资料,在扎赉特旗各地已经发放了几十万份(册),农民们看后都说这些资料通俗易懂,指导性和操作性很强,现在这些科普资料已成为每个农户家中的农事宝典。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复伟先后获得了自治区“草原英才”和兴安盟“兴安英才”称号、国家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国家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自治区深入生产一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兴安盟劳动模范、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和自治区丰收计划一、二、三等奖。对于这些荣誉,刘复伟说:“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工作在为农牧民服务的生产一线上。在今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推广到农业生产一线,为推进绿色兴农兴牧、科技兴农兴牧贡献自己的力量。”(王敏)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