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董鸿儒:苏木山上的新愚公

创建时间:
2021-05-15 09:41:27
来源:
学习强国

四十年前,这里飞沙走石、岩石裸露,到处一片荒山秃岭。

四十年后,这里天清气朗、满目苍翠,仿佛置身绿色林海。

这里就是被誉为“乌兰察布珠穆朗玛峰”的苏木山。而用42年,把荒山秃岭改造成绿色林海的就是造林功勋——优秀共产党员董鸿儒。

董鸿儒向记者展示获得的荣誉证书,讲述当年开荒种树的情景。(摄影 张晓鹏)

初见董鸿儒时,这位87岁高龄的耄耋老人精神矍铄、面色红润、思维清晰,说起他与苏木山的故事,老人难掩激动之情。

那要从1958年说起:

一片荒山

1958年,新婚燕尔的董鸿儒独自步行到离县城80华里的苏木山去当护林员。那时的他对于新岗位满心欢喜,他翻山越岭,“爬”到半山腰的护林站后却傻了眼:说是来当护林员,但他面前的苏木山根本没有林,就是一片荒山秃岭,所谓的护林站就是一间又小又矮的破旧土坯房。那夜,寒风整整刮了一宿,那夜,孤独、寒冷让董鸿儒整夜未眠。

“先后派来的两个护林员都因忍受不了艰苦和孤独离开了,难道我也要离开?”

董鸿儒思索了一夜,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并没有令这位倔强的汉子屈服,那夜之后他作出了改变一生的决定——留下来。

从那以后整整42年,这个倔强的汉子再没离开过这片热土;42年,他用心、用情亲手栽下一棵棵树苗;42年,他用汗水、泪水浇灌,用热爱、执着培土。曾经的荒山秃岭,如今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国家级标准生态公益林示范基地、自治区森林公园和自治区自然保护区、远近闻名的绿色森林旅游胜地,森林面积达18.6万亩,以华北落叶松为主的1000多万株树木,连绵铺开在几十个山头,形成壮阔的绿色海洋。漫步于苏木山中,空气清新,满目苍翠,油松、云杉、落叶松、天然白桦覆盖道路两侧,苍翠挺拔,枝繁叶茂。据专家估算,苏木山林场生态价值达36亿多元。

两件宝贝

成为护林员以后,董鸿儒每日与荒山为伴,白天巡山、种树,日子还算充实,可每到夜晚就是他最孤独寂寞的时刻。幸好他从家里带来的两件“宝贝”,正是这两件宝贝陪他度过最孤独难耐的岁月。

董鸿儒小心翼翼地从抽屉中拿出了这两件珍藏的宝贝——《造林技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董鸿儒用手轻轻擦拭着已泛黄的封面,告诉记者:“那时,每次翻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内心都很激动,这本书我反复读了很多遍,虽说当时还不是党员,我却时刻以共产党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

“我8岁时父亲去世了,12岁母亲也离开了,是在共产党的关爱下才能当上护林员,过上温饱的生活。长大成家以后,我就一心想入党,想一辈子跟随党,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谋幸福,所以我决心把荒山变林海,造福人民,报答党的恩情。”忆往昔,老人眼含泪水。

刚开始,董鸿儒并不知道苏木山上适合种什么,尝试种了很多种树,但效果都不好,几乎年年种、年年死,于是他开始了漫长的摸索之路。而那时,第二件宝贝《造林技术》给了他很大的帮助,遇到技术难题,《造林技术》总能让他有所感悟。1965年,得知河北的林场和苏木山自然条件一样,却种活了落叶松,他立即赶赴河北学习并买回种子,接着他开始育种、试种,到了秋季,发现成活率很高,这让他欣喜若狂,信心倍增,于是开始大规模栽种。

回忆起那时开荒种树的场景,董鸿儒嘴上说很苦,却始终面带幸福的微笑:“那时,我们把淋湿的树苗装进麻袋捆好往山上背,再用铁皮水箱装满70斤重的水,从沟底背到山上。每天背七八十斤重的树苗或水箱,要爬30多度的坡,最远爬到15里的山上去种,而且每天要往返两三次。我们的肩膀被绳索勒出一道一道的伤痕,鲜血从衣服里渗出来也不觉得疼,经过一个春秋的奋战,栽植了1万多亩华北落叶松。”

就这样,还不是党员的董鸿儒时刻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党员品格和作风,以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实现着自己的“绿色梦”。

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1971年,董鸿儒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党旗下立下了为建设这片土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庄重誓言。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和幸福,信仰主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灵魂,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

痛失三子

新婚不久后,董鸿儒的妻子怀孕了,对于第一个孩子,夫妻俩满心欢喜。但为了兑现在党旗下立下的誓言,尽快让苏木山披上绿装,董鸿儒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工作上,对家庭和妻子的照顾屈指可数。正因此,孩子出生不久便生病夭折,他却连看都没能看上一眼,虽痛心疾首,但他不敢沉溺于悲伤中太久。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董鸿儒狠下决心把家搬到“鸟不拉屎”的苏木山上。由于交通不便,离县城远,缺医少药,他的第二个、第三个孩子先后患急病因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夭折。

连失三子,令董鸿儒的妻子伤心不已,她劝丈夫离开这人迹罕至、荒凉贫苦的苏木山,去条件好的地方工作生活。但董鸿儒对妻子说:“我们为了改造苏木山已经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怎能就此放弃,如果放弃了怎么向党和人民交代、怎么向我们死去的儿女交代,我们不能屈服,不能被打倒,反而更应坚定誓死绿化苏木山的决心。”

面对沉重的打击,这个倔强的汉子没有放弃、没有屈服,他拭去眼角的泪水,调整好悲痛的心情,抗起铁锹继续自己未完成的“绿色梦”。

四次升迁

有人说他是“树痴”,但在董鸿儒心里那是一种坚守,一种信念,一种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仰。

42年中,董鸿儒有四次升迁并离开苏木山去条件好、待遇好的地方任职的机会,但每次他都拒绝了。他说:“我喜欢在基层、喜欢苏木山,我想看着我亲手栽种的树苗,一天天长粗长大,变成参天大树。”

“1972年,组织调我去化肥厂,当时化肥厂是很‘肥’的地方,我没去。第二次,组织又派我去公社,那工作比较轻松,但我还是没去。1984年,我被提拔为县林业局副局长,我依然选择留在苏木山。1994年,组织又选派我当兴和县政协副主席,我主动找到县委,要求继续留在苏木山,留在基层。”虽然已时过境迁,但董鸿儒却对当时的情形记忆深刻,他说,每一次工作的调动都是党和人民对他工作的肯定与认可,他内心十分感激,但越是这样,他越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越要牢记在党旗下立下的誓言,越坚定用满目苍翠的苏木山报答党和人民深情厚谊的决心。

无怨无悔

从18岁到60岁,42年,15000多个日日夜夜,董鸿儒以山为伴,3000多万棵茁壮成长的树木,更像是董鸿儒的孩子,无一不受到董鸿儒的关爱。苏木山绿了、美了,董鸿儒多年的“绿色梦”终于实现了,即使退休以后他对苏木山的热爱之情也从没懈怠,而是在苏木山林场接壤处承包了一片林地,培育树苗,继续为苏木山和兴和县的绿化生态环境建设辛勤耕耘。

老人指着茶几玻璃板下,一张写满电话号码的通讯录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山上护林员、司机、防火员的电话,我每天都会给他们打电话,问问他们山上的情况,叮嘱他们防火的注意事项,巡山时注意保暖……”这些苏木山上的护林员、防火员,在董鸿儒看来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他时刻惦记着。正是因为有了像董鸿儒一样热爱林业、坚守林场的护林员、防火员,苏木山才能似绿色的“长城”一般,屹立在祖国北疆,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抵御风沙、造福人民。如今,森林覆盖率高达78%的苏木山,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说起自己对苏木山的贡献,董鸿儒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该做的事情,能为苏木山奉献一生,能为党和人民奉献一生我甘之如饴、无怨无悔。”

在董鸿儒家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副苏木山的照片,照片从高空俯拍,只见十几个山头“绿波”连绵起伏,形成一片绿色的林海,又宛若蜿蜒的绿色“长城”,那苍绿、壮阔、浩瀚,不禁震撼了记者,让记者对这位42年如一日改造荒山的老人,产生由衷的感佩和崇敬。董鸿儒说,是共产党培养了他,是共产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引领着他,造就了他。

董鸿儒先后4次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1989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冯丽芳)


[责任编辑: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