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刘士凡:一名老党员的不凡人生

创建时间:
2021-04-06 09:20:05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星星点点地洒在几盆绿植上,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客厅里,家具简陋朴实,书桌旁摆放着整整齐齐的书和报刊,让人感觉舒适而温馨,这就是兴安盟政协离休干部刘士凡和老伴韩淑霞在光荣院的“家”。

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刘士凡老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是一位有着68年党龄的老党员。

68年,绵远悠长。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已是满头华发,步履蹒跚,但谈起多年前的往事,老人仍记得清清楚楚,时间的变迁仿佛从未带走那段激情岁月的记忆。

1953年10月20日,是刘士凡老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年轻的刘士凡带着满腔热血和为国为民奋斗终生的决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头顶有了党旗、胸前有了党徽、肩上有了责任、心中有了人民、手中有了力量。他说,从那一天起,我立下决心,这一生一定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力量,为我们党和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工作中,刘士凡坚定一条信念:“党让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不但干,还要认真地干,无怨无悔地干。

身为党员更要做好带头示范的作用。刘士凡时刻谨记入党誓词,工作兢兢业业,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1956年,乌兰浩特市委召开第一次党代会,领导将这项工作交给了时任办公室副主任的刘士凡,这是他第一次接到如此重大的任务。刘士凡白天忙于日常工作,晚上着手写报告、做方案,肩负重任的他丝毫不敢懈怠,索性就把行李搬到了办公室,晚上困得睁不开眼就眯一觉,醒来又继续工作。就这样白天黑夜连轴转了一周,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没有一个遗漏点,没出任何差错,与会代表都感到很光荣,很欣慰。”回忆起会后领导对他的赞扬,刘士凡笑得合不拢嘴。老人说,那时候每做完一件工作都感觉心情舒畅,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苦。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组织上将刘士凡调至呼伦贝尔盟委农牧部工作,虽家中有祖母和母亲两位高龄老人,但他还是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安排,这一去就是18年。1980年兴安盟复建,刘士凡回到了兴安盟,一直到1996年离休的16年里,他先后担任盟委办公室主任、秘书长、统战部部长等职务。老人说:“组织上安排我到哪里我都坚决服从,作为一名党员,在哪里都是工作,都是为党的事业作贡献。”

在职期间,他把自己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他挚爱的事业。离休后,他并没有在生命历程转折这个过程中停步。

离休后,刘士凡老人笔耕不辍,不仅自己编写出版了《八秩春秋》,还帮助盟老干部局编辑出版了《兴安老年人诗词选集》以及老干部先进事迹选集《夕阳红》。同时,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活动,不论是乡镇还是社区邀请他讲党课,他都细心地备课,风雨无阻地去传递党的声音,直至出行不便。在他居住的小区里,常有邻居们建议他向有关部门提提建议,帮助解决一下大家关心的事儿。他通过电话、写信给相关部门,不仅修建了小区的巷道还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臭水沟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离休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承诺。

如今,刘士凡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要求和心中的信仰一直没变,每年都自觉向党组织交纳党费并自觉加强理论学习。

“作为一名党员,就要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刘士凡老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坚持阅读报刊,收听收看中央台新闻,及时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时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颜,但改变不了老人骨子里的坚强和乐观。采访结束前,热爱书法的老人挥毫泼墨,写下“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字字遒劲,这也是一位有着68年党龄的老党员的忠诚与担当,饱含着对新时代年轻人的殷切希望。(作者 腾淼鑫 陈艳荣)


[责任编辑: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