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呼伦贝尔市胜利街道:推进党员分类管理 激发基层组织内生动力

创建时间:
2021-03-04 09:33:07
来源:
学习强国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活动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胜利街道积极探索符合基层党组织实际的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将党员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及困难党员五大人员类别,努力形成党员分类科学、组织设置合理、管理方式多样的党员管理新格局,为开展新时期各项党务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岗双责”管好在职党员。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设立“党员示范岗”,根据在职党员分布、特长和志愿意向,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争先锋”活动,定期监督反馈。加强在职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强化组织、纪律和制度规范管理,针对在职党员实行“上班时间单位管、下班时间社区管”的“双重管理、双向服务”制度。开展“微党课”学习活动,在网上传递学习资料、传达政策精神以及联络感情,引导党员把党的各项政策送到居民家中,当好政策宣传“代言人”,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党员参加社区活动,传递正能量。(图片来源:海拉尔区胜利街道党工委 )

“设岗定责”管好无职党员。针对无职党员体现先进无手段、发挥作用无平台的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以人定岗、以岗定位”的原则,全面推行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位,切实为无职党员干事创业、履行义务、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严把自愿报岗、支部议岗、公开竞岗、培训上岗,监督履职、严格考核、动态管理等关键环节,力争每名无职党员都有一个岗位,将社情民意及时汇报到社区党组织,让无职党员主动传递正能量,实现有位有为,使无职党员找到存在感、价值感,激活党员“先锋能量”,架起党群连心桥。

开展“我陪你学习 你助我成长”送学活动 (图片来源:海拉尔区胜利街道党工委 )

“送学上门”管好退休党员。各社区党组织结合退休党员的年龄特点,本着灵活机动、贴合实际的原则,对于部分体弱多病、不便参加党组织各项活动的老党员,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开展“我陪你学习 你助我成长”送学活动,打造退休党员流动课堂,改变读报纸、学文件等固有模式,在讨论会、座谈会、上党课等学习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图片、视频、电影等学习教育方式,让老党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对于身体健康、有兴趣爱好的离退休党员,鼓励其参与居务监督、民主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工作,用多种方式继续发挥余热、作贡献,增添社会正能量。

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台帐 (图片来源:海拉尔区胜利街道党工委 )

“风筝计划”管好流动党员。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台帐。根据流动党员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实现对流动党员的跟踪动态管理。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党员外出前,由所在支部掌握外出原因、地点、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确定具体联系人,负责了解外出党员的思想、工作状况,及时向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向流动党员寄送《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和新党章及相关学习资料,依托微信群、“学习强国”APP进行在线学习,阅读时政文章,了解社区动态等,做到知其去向、知其现状。在春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期间,举办流动党员培训班、座谈会等,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确保流动党员与党组织联系“不断线”。

“一对一”帮扶弱困党员。建立年老体弱及困难党员信息台帐,坚持定期更新,及时掌握弱困党员生产生活条件现状,因年龄、疾病等问题生活困难、不能正常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作用的,要进行主动联系,指定一名有能力的党员对其进行“一对一”包联管理,做到重点工作及时通报、学习资料及时发放、最新精神及时传达等。结合主题党日活动、走访慰问等,定期关心关爱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弱困党员的“主心骨”和“火车头”。

通过开展党员分类管理,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了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切实推动街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胜利街道党工委 耿伟)


[责任编辑:李佳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