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刘金山:“养牛达人”念好生意经 带富一方人

创建时间:
2021-02-18 10:55:38
来源:
通辽日报

  通辽市科左后旗巴嘎塔拉苏木乌日都巴嘎布拉格嘎查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嘎查。以前农牧民养殖黄牛以自然放牧为主,繁殖少、生长慢,效益不高。如今的乌日都巴嘎布拉格嘎查已经“牛转乾坤”,靠科学养殖改变了面貌。说起养牛,一定要提到刘金山,他是出了名的养牛达人,也是嘎查党支部书记。

  黄牛改良先行者脱贫致富领路人

  1997年,刘金山从通辽干部学院毕业回乡后,看到乡亲们养牛效益低、收入微薄,便产生了改变传统养殖方式的想法。他浏览网络、翻阅书籍,虚心请教专家,遍访家乡养殖户,终于总结出了一套从购置基础母牛、配种、卫生防疫到饲草料搭配的黄牛养殖技术。2000年,刘金山拿出多年积蓄,建设棚舍,购买了20头基础母牛,开始进行基础母牛养殖技术改良试验,当年母牛受胎率就达到76.2%。到2011年,他家黄牛存栏达到190头,年收入超过50万元。

  养殖成功后,刘金山不忘党员责任,毫无保留地教村民饲料配比技术,免费为养殖户提供饲料和架子牛。2013年,他以个人名义为农牧民办理担保贷款150万元,推动了嘎查黄牛产业的发展。同时,牵头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改变村民分散养殖、恶性竞争的局面,并通过统购农资、饲料、药物等,降低了饲养成本,合作社共吸纳社员57户,养殖黄牛200头。如今,合作社已与沈阳、广东等地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形成了集养殖、服务、销售为一体的黄牛产业链。

  群众选他当书记  他当书记为人民

  2015年,在群众和党员的支持下,刘金山高票当选为乌日都巴嘎布拉格嘎查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建设了“村民之家”、文化广场,配备了图书阅览室、便民超市、标准化卫生室,建立了民俗展示馆,搭建起学习教育、民主议事、文化娱乐、便民服务的综合性活动阵地。

  他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积极发展优秀的年轻党员,采取“双推双考”模式,加强嘎查后备干部选拔培养。以自然村为单位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吸纳志愿者75人,开展政策宣传、村屯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实行嘎查村干部、党员包路段制度,在重要节日、节点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并将“门前三包”、定期清理垃圾、村屯环境卫生奖惩等纳入村规民约。同时,以自然村为单位成立村规民约推进工作组,每月进行打分评比,督促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建立起农牧户、管护队、嘎查村、苏木政府、相关部门“五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了“全民共建、多方共管”的格局。

  扶贫济困慈悲心  授人以渔不念恩

  阿木日图特布沁是村里的低保户,今年42岁,儿子在苏木小学读书,爷俩相依为命,家里除了口粮田没有任何收入来源。2015年夏天,旱情严重,刘金山自掏腰包拿出4000元钱为他家打了农田井,解决发展的燃眉之急。但授人以鱼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为彻底改变像阿木日图特布沁一样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现状,刘金山转变原来托管代养的方式,将合作社的基础母牛免费“脱管”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基础母牛归合作社所有,母牛产下的牛犊归贫困户所有,合作社无偿为他们提供养殖技术,调动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目前,已有2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户包音图通过贷款养牛,2年内黄牛存栏翻了3倍。19户与合作社合作的贫困户,可自主选择每年分红5000元或分得1头小母牛。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嘎查贫困发生率降至0.66%,实现人均5头牛。另外,刘金山还投资200万元筹建了奶食品深加工厂,带领乡亲们发展奶制品加工业,将绿色奶制品销往全国各地。

  刘金山十数年如一日,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嘎查面貌和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他用行动谱写了干事创业的宏伟篇章,用实干奏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最强音。


[责任编辑:李佳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