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赤峰市巴林左旗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务下倾,不断加大抓乡促村工作力度,推动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厚植发展优势,补齐农村牧区短板。
下沉工作重心,重视基层以乡带村。立足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把“生态环境优先、产业增收富民、做大做强工业、繁荣文化旅游、统筹城乡发展”确定为全旗中心工作,在任务摆布上注重基层,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面向全旗特别是基层一线优先选配苏木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必须有2年以上苏木乡镇领导工作经历或3年以上苏木乡镇工作经历,在力量配备上倾向基层,把最优秀的干部资源派到农村基层、用到生产一线。积极推行旗县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将苏木乡镇财政纳入旗国库集中支付,足额落实苏木乡镇工作人员工作补贴和嘎查村“两委”正职离任补贴,在激励保障上加强基层,让基层干部看到希望,有干头、有盼头。当前,全旗中心工作、重点任务80%以上摆向农村牧区;苏木乡镇97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从基层一线提拔48名,85名具有农村牧区工作经历;286名基层一线干部享受副科以上职级待遇,年落实基层工作人员各类补贴1600余万元。
集聚发展合力,支持基层抓乡促村。以层级示范抓引领工作为载体,实行县处级领导联乡包户、科级领导联村包户、旗乡村三级干部覆盖到户,构建了旗、乡、村、片、组户层级到户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集中向农村牧区工作发力。从旗直部门选派基层经验丰富、工作能力突出、有责任心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嘎查村,分别担任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全程驻嘎查村开展工作,选派人员与原单位脱钩脱岗,财政给予一定额度的交通和伙食补贴。以嘎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发挥苏木乡镇党委的把关定向作用,将思路广、能力强、作风正的“好人”、“能人”选进嘎查村“两委”班子,筑牢战斗堡垒,打造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火车头”。截至目前,全旗30名县处级领导、3000余名旗乡村各级干部活跃在田间地头,实现了苏木乡镇、嘎查村和农牧户全覆盖;选派164名优秀机关干部到嘎查村任第一书记,168名优秀年轻干部脱产驻村工作;全旗165个嘎查村有1/4以上实现了“引领型”班子,60%以上党组织书记实现了“能人型”带头人。
提升服务效能,加强基层强乡兴村。以便民利民为核心,在全旗层面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在苏木乡镇建立了电子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在嘎查村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全力构建旗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让群众少跑路、好办事、不添堵,实现有人管事。大力实施嘎查村集体经济“破零递增”工程,采取创办集体企业、建设商品基地、开发优势资源、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扶贫开发带动等多种模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有钱办事。整合旗委、旗政府督查室和考核办力量,成立了督考办,出台了《党员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嘎查村班子和嘎查村干部绩效考评办法》和《嘎查村干部职务退出办法》等规章制度,以督查考核和从严问责,倒逼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截至目前,全旗实现了旗乡村三级电子政务联网,建立全旗政务服务大厅1个,11个苏木乡镇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165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代办点;全旗165个嘎查村有84个村有了稳定集体经济收入。
(巴林左旗委组织部任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