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持续加强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名校长+”“名师+”“名校+”工程,广纳贤才,不断充实教育力量,积极推动教育人才服务基层。2025年计划引进教育人才31人、公开招聘优秀教师45人。
深耕教坛沃土,厚植人才根基。精准推进“名校长+”工程,打造高学历年轻化管理团队,组织21名校(园)长、教研员赴深圳参加AI人工智能培训,学习先进经验,助力教育数字化发展。注重“名师+”培养,完善教师、教研员任职“旋转门”制度,择优补充2名优秀教师进入教研队伍,不断强化师资专业能力。定期组织“领衔教研员”区内外研修活动,10名教研员赴北京参加专业培训,29名教师赴包头参加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建设活动,开展校(园)长、环节干部、骨干教师业务培训12场,培训2300人次,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质。依托“名校+”优质资源平台,组建一批联盟共建校,推动区属中小学与市属呼市一中、四中、附二中、民大附中等名校共建联盟校,发挥名校优质资源带动引领作用。
扎根基层一线,共绘教育新篇。开展“组团式”帮扶,邀请呼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专家开展9场专题学术报告,1500余人次参与,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发挥学术委员会、名师工作室引领作用,召开中、高考备考经验交流会,为中学备考指明方向。发挥教研员专业优势,组织16个学科40场教材培训,1600余位教师参加,提供精准指导。教研中心下沉薄弱学校驻校指导,听评课660余节,指导集体教研200余场,集体反馈20场,有效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深耕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积极参与“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案例展评活动”,在全市393份参评案例中我区30位教师获奖总数占全市15.4%。
锚定时代航向,擘画人才蓝图。精耕细作,强化人才培养培训。引智借力,聘请知名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顾问,创建特色人才品牌;建设区级“校长工作室”,发挥名师校长示范带动作用。以需求为导向,组织教研员开展教师培训,助力教师落实“新课标”,提升教学质量。引入外驱力,合作促进发展。持续推进与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合作,一方面,积极筹建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小学部,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借助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优质教学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助力全区教育人才引育,提升教育队伍综合素质,推动教育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委组织部 靳海瑞)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