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通辽市开鲁县:厚植沃土助力乡土人才“破土飘香”

创建时间:
2025-04-21 10:43:44
来源:
北疆先锋网

近年来,通辽市开鲁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把发掘乡土人才作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政策引领、精准培育、服务护航”发展模式,多维度、全方位打造人才沃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坚持党管人才,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紧扣乡村实际需求,制定《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分类培养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县委书记项目”典型示范作用,实施乡土人才孵化工程,聚焦“农牧互补、种养结合”结构调整路径,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乡土人才质量。结合县域产业特色,根据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等领域人才需求实际,充分发挥职校人才自主培养主阵地作用,推行“订单式”培养计划,储备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乡土人才。建立乡村振兴拔尖乡土人才及优秀储备力量信息库,将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德才素质优秀、创新 创业能力强、引领带动作用突出、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乡土人才识别出来。通过党员、乡贤能人推荐和节假日举行返乡人员座谈会等方式,从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种植养殖大户等群体中积极挖掘“土专家”“田秀才”“棚大户”,逐一纳入人才库实行跟踪培养和管理服务,为产业发展储备人才力量。目前,储备各类人才2万余人,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坚持精准育才,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建立“国家队专家+农业技术员+乡土专家”三级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真正把科技推开来、把人才留下来、让农民富起来。邀请中国农科院钱前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玉米首席专家李少昆、湖南省农科院邹学校院士辣椒产业“国家队”等专家学者,开展专家讲座、技术交流,对玉米、果树种植和红干椒栽培等内容进行技术指导。目前,组织召开讲座25次,现场观摩16次,开展巡回技术服务8场次。完善与高等院校、民办培训学校、乡村振兴示范点等多方参与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体系,选派2300余名致富带头人、种植养殖大户等外出参加学习培训,开阔乡土人才眼界、启迪发展思路、提升综合发展能力。整合农业、科技、融媒体等部门资源,打造“田间课堂+实训基地+网络平台”立体化培训模式,通过开鲁农牧业APP 、《“小鲁”农牧小课堂》系列农牧知识科普视频节目等形式,开展玉米、红干椒、林果等五大产业技能、电商等技术培训30场次,培训以乡土人才为重点的农牧民6.5万余人次。

坚持科学用才,营造悦近远来“暖心巢”。加强对乡土人才的政治引领吸纳和关心关爱,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乡土人才制度,大力选树“最美乡贤”“最美致富带头人”等先进典型,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搭建县级乡土人才常态化交流沟通平台,每月定期走访、慰问12个镇场,通过举办交流座谈会等方式,动态跟踪了解和掌握县域乡土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并激励乡土人才知识互补、经验共享、资源共用。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乡土人才座谈会12期,收集到意见建议26个。紧盯乡土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为各类人才提供服务保障,开通乡土人才办事绿色通道,减流程、优服务、增便利,切实解决人才在住房安居、健康医疗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发挥乡土人才典型代表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先锋作用,在发展党员、推选“两代表一委员”时,把长期在乡村工作且表现优秀的50余名乡土人才作为重点对象,以高素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通辽市开鲁县委组织部 包沙日娜)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