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包头市石拐区:“新质生产力”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创建时间:
2025-03-31 15:00:17
来源:
北疆先锋网

走进包头市石拐区花溪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列列小番茄五彩缤纷,一排排草莓长势喜人,游客采摘络绎不绝,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座集新技术应用、新品种示范推广及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新模式、新技术、新农人为支撑,不断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是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

“现在除了家里种植的收入外,还能来这打打零工,一个月在家门口就能挣3000多块钱哩!”大德恒街道鸡毛窑子村村民李俊芳,一边整理秧苗一边说道。

花溪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新“党支部+合作社+高校+企业+农户”发展新模式,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织推进,邀请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高校的10名农业专家提供技术指导,聘请农业科技公司负责整个园区统筹建设、生产和技术保障,将产业园内30%面积的大棚交由村委会自主经营,通过征收租金等方式,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加纯收入约15万元,让务工村民每人每月增收3500元以上。同时,每年交付近50万元作为乡村衔接资金收益,全部用于联农带农惠农项目,有力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这里原本是河滩地,沙土多不蓄水,不适合种植果蔬,我们采取了有机基质无土栽培,并配以绿色防控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实现了新技术标准化种植生产,现在年产绿色农产品可达400万斤,较常规设施生产增产15%。”科技特派员徐文俊介绍起了园区内使用的前沿技术。

近年来,区委组织部和区农牧局牵头在17个嘎查村全覆盖建设了“人才小院”,每年有针对性地对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退休的农技人员、种植大户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将“人才小院”打造成“新农人”的孵化基地。选派38家成员单位的50余名高层次人才每月以“组团”形式服务基层,解决了糖菜种植产量低、旱改水玉米节水灌溉等发展难题16件,用“量身定制”的人才服务打通产业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石拐区将切实把新的技术、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应用到农产品的产供销全产业链体系中,切实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不断把吉忽伦图、五当粮品等农产品品牌打得更响更硬,到2024年底实现所有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再增加20%的目标。”区委组织部部长尚永贞说。(包头市石拐区委组织部 王冬月)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