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鸿茅镇通过“多部门联动调解+情感疏导”创新模式,成功化解一起困扰村民多年的邻里纠纷。在镇党委政府、派出所、村“两委”共同努力下,当事双方放下多年积怨,握手言和。
十年积怨一朝解,邻里纠纷画上句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鸿茅镇刘某某与王某某的土地纠纷始于2015年,因刘某某房屋后树苗归属问题产生矛盾。十年间,双方多次发生争执,甚至出现争吵、肢体冲突等激烈对抗行为。尽管镇村两级干部、派出所民警多次介入调解,但因历史遗留问题复杂、情感对立严重,始终未能达成共识。
面对“顽疾”,鸿茅镇创新启动“访调对接”工作机制,整合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资源,开启“三步调解法”。深入调查明真相,镇村主要负责同志、派出所负责同志多次实地了解情况,走访周边十余户村民,基本调查清楚矛盾原委,为调解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心理疏导解心结,通过单独谈话了解双方核心诉求,发现刘某某因近年杂事缠身导致心理敏感,王某某存在“树苗无主”认知偏差,双方产生对抗情绪。多方联动促和解,在镇党委政府、派出所做细做实工作基础上,2025年3月,派出所牵头组织,镇包联领导、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村“两委”成员、网格员五级干部,,通过“法理情”融合劝导,当事双方最终达成共识,现场签订调解协议。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鸿茅镇以“一站式”矛盾调解为载体,对于距离较远或行动不便的矛盾纠纷当事人、信访人,开展“代帮代办”“信访代办”,合理事项及时解决、部分合理事项协商解决、不合理事项做好政策解释,不断推进“枫桥经验”本土化。近期,排查出矛盾纠纷26起,化解14起。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镇党委将以网格调解、“法律明白人”调解及邀请专业司法“调解员”经验做法为基础,不断将分散力量整合为一体,形成合力纳入综治中心,形成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环环相扣“三级共调”格局,从源头预防化解基层矛盾。(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委组织部 曲潇庭)
[责任编辑:任丽华 校对: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