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桥经验”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展现了基层治理的生机与活力,这一宝贵经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逐渐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街街道通过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全面凝聚区域党建工作合力,着力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知民忧、解民愁。
在通道街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张美林带领下,记者来到通道街街道综治中心。据了解,这里整合了律师事务所、司法所、派出所及北疆公证处等多方资源,打造一站式、多元化的纠纷化解平台,可以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服务。张美林告诉记者:“我们将矛盾纠纷主要分为物业纠纷、家庭纠纷和邻里纠纷三类,2024年化解纠纷200多起,成功率达99%,努力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直接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是关键,为此,通道街街道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思路,在管理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指导各社区发挥居民议事厅的阵地作用,及时收集居民需求,定期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召开“四方会议”,听民意、定方向、谈举措、化难题,让居民自己的家园自己说了算,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服务群众,通道街街道积极凝聚网格力量,通过“网格+党员干部”“网格+志愿队伍”“网格+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等群体的作用,推动“小网格”释放出“大能量”。
通道街街道义和巷社区居民数量多、流动人口多、退休居民多,社会治理难度较大,为此,社区积极落实常态化巡查走访机制,定期派网格员深入家家户户,以“看、听、访、查”的方式,掌握网格内的社情民意,并为困难人员提供一对一的帮办、代办、上门办等服务,把“需求清单”变为“满意清单”。(记者 闫鑫 实习记者 吴香凝 赵宇昕 于梦圆)
原文链接:
https://static.0471tv.org.cn/rb/pc/con/202503/07/content_81044.html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