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以全面推深做实“头雁工程”为契机,坚持把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性工程来抓,通过“三个一批”着力锻造一支政策水平高、群众基础好、发展能力强的乡村振兴“主力军”。
拓宽视野“选一批”,配强乡村振兴“领头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注重内外结合,坚持早发现、早培养、早使用原则,采取本地孵化、回村创业、机关下派、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加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的选树培养。今年来,共选拔培养29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4名退役军人、4名外出乡贤、10名致富带头人回村任支书、主任、支委、村委等不同职务,从驻村工作队、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择优下派60名干部到村任职,有效优化了村干部队伍结构。实施“头雁储备”工程,从致富能手、返乡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外出乡贤能人等各类优秀人才中储备村级后备干部417名,形成年龄结构有梯次、素质结构可互补、性格秉性能相融的后备力量队伍。
精准施策“育一批”,激活乡村振兴“能量源”。坚持按需“点单”,集中“充电”,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巩固脱贫成果等重点任务,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线上+线下”模式,依托旗委党校、乡村夜校,分级分类举办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5期,全覆盖培训嘎查村“两委”干部、到村任职选调生1000余人,帮助全旗农村牧区基层干部扫清知识盲区、填补经验空白。全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支持并鼓励11名嘎查村“两委”干部、农村牧区致富带头人、青年农牧民等“四类人员”开展大专学历提升教育。推广“结对帮带制”,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确定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支书、一名任职年限长、熟悉本村情况的嘎查村“两委”成员进行“传帮带”,构建了师带徒、徒成师的梯次成长平台。
激励保障“用一批”,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制定完善嘎查村干部绩效考核方案,推行“基本报酬+绩效报酬”结构化工资制度,嘎查村支书、主任“一肩挑”后年均报酬达到4.5万元。健全从优秀嘎查村党组织书记等“五类人员”中选拔苏木乡镇领导干部工作长效机制,全面落实从优秀村干部中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乡镇公务员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目前已择优选拔8名实绩突出的嘎查村党组织书记进入苏木乡镇领导班子,对1名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在岗期间享受“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4名嘎查村党组织书记被推选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切实营造干好有前途、有舞台的激励氛围。积极落实嘎查村干部保障待遇,为384名离任村干部发放生活补助,极大地调动了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积极性与主动性。(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委组织部 雷鹏)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李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