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热水塘街道充分挖掘温泉旅游资源,突出党建引领作用,以服务居民为重点、以网格化管理为主线,坚持多元融合、精细管理、优质服务、创新发展、构建和谐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党建引领各项工作互促共建、发展成果融合共享的良好格局。
多元融合
针对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管理对象复杂、民企矛盾频发等问题,热水塘街道党工委内融50余家企业党组织,成立平安旅游商会党支部,外联8家旗直机关单位党组织组建了联合工委,采取“内融外联”双线并行的工作方式,整合各方力量集中解决社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采用“234”工作法,整合需求清单22份、资源清单32份,制定协商对接办法、台账管理办法和考核监督办法,建立服务对象评、社区党支部评、成员单位评、联合工委评“四方评议”的方式,推动服务项目落地有声。联合工委紧紧围绕发展旅游产业、服务居民游客、治理街区环境三大主题,以党员为带动,在社区、商会、机关单位开展点对点联动共建,形成“1+N”工作体系。自成立以来,落地实施项目29个,年均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总产值达3亿元,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党建融合工作成效显著。
精细管理
围绕基层网格化治理,把党建引领摆在社会治理的突出位置,通过“三个一”模式,实现社区治理精准、精细、精致。将辖区内292家机关单位、宾馆企业、个体工商户和42幢居民楼栋全部兜入“网底”,划分基础网格8个,设置网格党小组3个,整合党建、综治、城管等各功能网格,实现了多网合一、共治共享。配备专职网格员8名,组建兼职网格员团队6支,推进网格员与物业交叉任职4人,进一步实现资源互通共享、服务联推共建,强化基层治理合力。建立日巡查、周例会、月评价、季考核、年述职的网格工作机制,规范网格管理服务体系运行。
优质服务
打造“三心”服务理念。开设“红色课堂”“法制课堂”“健康课堂”,提高居民思想认识聚人心;网格员定人、定岗、定责开展民情搜集、治安巡逻、志愿服务活动暖人心;借助共建力量争取资金近1000余万元,推动休闲广场建设维修、绿化提升、管网改造等8件惠民工程一一落地悦人心。把共建单位优势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将各方资源“捆绑”投入企业,推动发展“温泉旅游+”项目,打造温泉四季旅游新业态。以“双报到”为载体,推行群众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编制服务项目8个。组织机关党员、社区干部、网格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12对,开展助老、助学、助孤等帮扶活动10余次。
创新发展
以温泉主题开发的草原天沐温泉小镇项目竣工并营业,初步实现温泉旅游多元化发展。以拉大温泉产业链为主,打造特色餐饮产业及纪念品店铺80余个,周边地区围绕“旅游+”发展温泉相关产业,与镇区形成良性互动,形成了集洗浴、餐饮、疗养于一体的温泉特色产业链。近年来,累计投入5亿元,完成镇区路面硬化6.8万平方米、绿化5万平方米、路灯亮化420盏;新建自来水厂、集中供热站、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广场各1处;加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两横三纵”城镇路网格局基本形成。老旧小区改造、小区居民活动室打造、后山绿化及镇区生态环境管护实施,使辖区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构建和谐
以网格化为载体,探索“1+N+X”(1为社区,N为网格员,X为辖区群众)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搭建群众自治议事平台,利用爱心超市开展积分兑换服务120余人次,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及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组建网格法律咨询队和义务防范队,开展普法宣传、纠纷调解、综治维稳、平安创建等工作,全面提升辖区综合治理能力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效能,常态化处理农贸集市、商户经营、环保设施等各类案件200多件,处置成功率达100%。积极培树“赤峰好人”“优秀共产党员”“杰出企业家代表”等先进典型8个,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站1处,组建志愿者队伍6支,以微课堂、微舞台、微服务的方式深入网格开展平安建设、助老服务、政策宣传等志愿活动26次。(通讯员 韩瑞双)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王圣]